“劳逸结合”用活用好公积金

18.06.2014  12:07
        湖北日报讯  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邱正炯  实习生  杨慧  杜艺迪
      截至5月底,我省住房公积金个贷率为68.3%。这是否意味着,有一部分公积金在“睡大觉”?
        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公积金个贷率相差很大,有的“睡大觉”,有的却忙得“脚不沾地”。
   个贷率相差10倍亟待重视
      公积金个贷率是贷款余额和归集余额之比,可反映公积金使用情况。
        我省去年公积金个贷率65%,但各地差别很大,最高的是武汉,达92.29%,最低的仅9%左右,其他地方则参差不齐,大致在30%到60%之间。
      为何如此悬殊?
        省住建厅公积金监管处负责人表示,公积金使用率高低,与当地住房需求、房地产行情、居民居住状况等多种因素相关。武汉人口多,住房需求旺盛,公积金贷款支持的购房面积和户数已占全市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和套数的30%左右,公积金个人贷款市场份额占到40%以上。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当地房地产市场不发达,居民购房意愿低,或是当地居民以大型国企职工居多,住房已有保障,或是受消费习惯影响,不愿意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增加利息支出。“现有制度下,公积金资金按城市分割、碎片化管理,各地资金池相对独立,无法打通使用,影响了公积金制度效能的最大化发挥。”该负责人表示,我省正在探索建立全省公积金调剂平台,尝试让全省公积金“劳逸结合”,避免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
   公积金用多用少都有度
      在人们固有印象里,公积金就应该都拿出去支持居民购房,不能“”在银行里。然而,如果真的100%用出去,也会不妙。“武汉公积金个贷率高达90%以上,意味着公积金归集余额基本上都贷给了公积金缴存人,但个贷率不能无限度提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红分析,公积金管理中心必须留有一定量的结余资金,否则“资金池”干涸了,不仅无法继续提供贷款,还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当然,公积金个贷率多少为宜,要根据当地实际,既满足缴存者购房需求,又兼顾住房公积金持续发展。
      她介绍,国内部分城市公积金中心曾出现过“断贷”、“缓贷”、甚至下调贷款额度等现象,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缴存者。
        王红认为,既要盘活公积金资产的存量,又要加强监督,防范风险。
   建议改进制度防“缩水
      钱“躺着缩水”了?对于公积金个贷率不高的地方,人们担心。
        公积金的存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经征求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国务院批准。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存款利息,当年缴存部分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余额按3个月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率计息。2013年,武汉市住房公积金平均存款利率为2.31%,而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为2.4%,意味着缴存人个人账户中的缴存余额不断贬值。
      防止公积金“缩水”其实有办法,那就是用公积金的增值收益来弥补。但根据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管理费用和贷款风险准备金后的余额,无偿上缴地方财政,作为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去年,我省共上缴公积金增值收益20亿元。
        王红建议,公积金增值收益除了作为廉租房建设补充资金,应有一部分用于合理的利息补偿,主要是补偿那些无法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又承担了低利率存储资金贬值损失的缴存职工。但现行公积金管理条例12年未变,其利益分配制度没有跟上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出现了失衡,可适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