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鄂湘渝黔旅游集散地

22.09.2015  12:15
 

                                                                        来凤县人民政府县长  向 军

 

        来凤地处四大旅游圈,即:以张家界为龙头的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长江三峡为核心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重庆武隆为代表的渝东南旅游圈和以梵净山为龙头的黔东南旅游圈的重要节点上,具有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和重要旅游集散地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和现实基础。来凤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仙佛寺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卯洞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百福司古镇获评“湖北旅游名镇”。来凤将进一步抢抓“湖北旅游强县”创建机遇,突出优势、蓄势发力,努力打造“鄂湘渝黔”旅游集散地。

一、底蕴厚重,潜力巨大,具有可塑性

        来凤是全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是原生态摆手舞的发源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来凤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打造旅游集散地的优势。

从文化优势来看,来凤是中国第一个土家族自治县,是摆手舞的发源地之一,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可以随时随地说土家话、唱土家歌、跳土家舞、吃土家饭、购土家物。全县有土家摆手舞等3个国家级、“西兰卡普”等11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其中原生态摆手舞已经成为“艺术土家”的象征。湖北旅游名镇——酉水古镇百福司,承载着土家族千百年的文化历史。国家4A级景区仙佛寺,填补了恩施州及湘西、渝东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的空白。

从生态优势来看,来凤森林覆盖率近70%,局部区域高达96%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酉水三峡、杨梅古寨等景区,潭深谷幽,溪流屈曲,遗迹众多。其中,世界第一穿洞“卯洞”天下一绝;杨梅古寨拥有罕见的古杨梅群落,现存有树龄1200年以上的“亚州第一杨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极大潜力;现存红豆杉、金丝楠木等珍贵林木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来凤旅游业大有可为的基础和优势。

        从区位优势来看,来凤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之处,又位于武陵山区“四大旅游圈”的中心位置。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交通枢纽日益完善,恩(施)来(凤)高速公路已通车,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已破土动建,咸(丰)来(凤)、鹤(峰)来(凤)高速公路即将启动建设,恩(施)吉(首)铁路已纳入国家规划。未来五年,“三高两铁”将贯通来凤全境,形成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来凤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二、突出规划,放眼未来,找准着力点

        (一)科学制定规划。一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适时修订、完善《来凤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在修编总规的基础上,高起点编制好各专项旅游规划,通过实施旅游产品专项规划,充实全县旅游项目库,对外实施项目招商;三是有序推进来凤旅游的开发建设,凸显地方特色,丰富旅游产品,努力把来凤建设成为武陵山区以土家文化集成、佛教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区域旅游目的地,成为张家界至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以展示土家民族风情为主的重要旅游集散地,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来凤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

        (二)完善基础配套。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下一步以仙佛寺景区、百福司古镇、杨梅古寨景区、喳西泰水城等项目为重点,以超常规手段推进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完善,确保后力更足。在重视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建设,促成景区成熟。

        (三)提升接待能力。着眼于旅游产业链要素配套,加快酒店宾馆、旅游商品开发等配套要素建设,重点是强化管理按高星级标准建设、运营的酒店,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深入推进旅游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大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力度,坚持标准指导、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高星级农家乐。

      (四)延伸产业链条。立足来凤特色农产品、民族工艺纪念品、地方工业品等,大力开发小包装、轻便化、易携带的旅游商品,形成品种齐全、种类繁多、包装精美、品牌优良的旅游商品体系。着力开发凤头姜、手工漆筷、土家绣花鞋、西兰卡普织锦等系列旅游商品,发展壮大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集群。提升现有旅游商品档次,每两年举办一次旅游商品创新大赛。完善旅游商品购销体系,形成县城有大型购物中心、购物街区,景区有购物场所,宾馆有购物网点的旅游产品购销格局。

三、精心包装,大力推介,提高知名度

      (一)做足推介文章。加大对外形象推介,充分利用各类旅交会和节庆活动,准确定位来凤整体旅游形象以及各重点景区的形象宣传口号,积极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服务功能;加大产品项目推介,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来凤旅游网、来凤招商网等平台,大力推介旅游产品和项目,努力提高旅游的特色和品位;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加快旅游市场的拓展,通过组建区域旅游营销联盟等办法,不断拓展客源市场。

      (二)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在旅游链的价值和作用,提升旅游价值。以土家原生态摆手舞为核心品牌,重点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精品五大工程,加大对土家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弘扬力度,强化文化品牌支撑,按照“自然山水附灵魂、文化保护建景区、非遗文化进景点”的原则,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摆手舞第一镇——百福司镇、摆手舞第一村——舍米湖村,重点打造1—2个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土家寨”,策划打造《西兰卡普》《摆手舞的传说》等实景演出剧目,形成内容丰富、特色突出的多元旅游文化产品。

      (三)强化队伍建设。既要加强旅游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更要注重导游、企业经营管理层等专门人才及旅游业服务队伍建设,研究建立旅游人才管理培训制度,提高全县旅游管理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旅游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把旅游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旅游事业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不懈地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培养实用人员,以一流的旅游服务、一流的旅游环境提升来凤旅游形象,打造来凤旅游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