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六举措助推“五小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

26.06.2014  12:02

(刘超)针对“五小”水利设施管护不落实问题,制定出台了《夷陵区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施方案》,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推进“五小”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夷陵区按照每处工程有一张工程照片、一本设计图、一块公示牌、一份承包合同、一本经营权证、一套档案资料的“六个一”标准,实施了以承包确权为核心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经营制度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六个措施: 

一是坚持公益性。确立了人畜饮水优先、防灾减灾优先、政府调度优先、项目建设优先等“四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了水利设施的公益属性。 

二是调动积极性。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积极性。在改革中,全区统一实行承包年限与土地二轮延包年限一致,确保承包户享有稳定的经营收益权。同时,建立投入奖励机制,对管护人建成的“五小水利”工程给予补助和奖补。 

三是突出针对性。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群众承包意愿,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分类进行确权。对“一户用、一家管”的塘堰,采取单户承包形式;对“多户用、多人争”的堰塘,采取受益农户公开竞标的办法确定承包人;对“有人用、无人管”的堰塘,采取协会共管制或者指定管理制,村委会与用水者协会或指定的党员、村民代表签订承包管理合同。 

四是规范程序运作。严格做到“把好六道关口、做到六个一律”,即严把调查摸底关,一律登记造册;严把方案审批关,一律一处一策;严把竞标关,一律公开发包;严把公示公告关,一律上墙一周;严把合同签订关,一律一式三份;严把合同执行关,一律按合同确权定责,切实做到规定程序一步不少、规定环节一个不减、规定要求一律不降。 

五是坚持民主决策。通过召开片区群众会、议事恳谈会、群众代表会等有效方式,发扬民主,广泛动员,让群众全程参与水利设施边界确定、承包方案评审讨论、现场竞价发包、承包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改革得到了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有力支持。 

六是分层落实责任。在确权中,全区明确村委会为管护的第一责任人,承包人和村委会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是管护的直接负责人;承包人与受益农户签订《承包管理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层层签订合同,确立了“村、户、人”三位一体的管护责任机制,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有人建、有人管、长收益”的目标。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