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盛会助推力 特色剧种显峥嵘——第二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参评剧目系列报道之十二

11.07.2014  11:30
 

  

  7月3日下午,借本次戏曲艺术节的东风,汉口楚乐戏院里的广大戏迷领略到了极具湖北地方特色的剧种——东路花鼓戏、南剧和柳子戏。这些来自县域的稀有剧种,可能早为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广为传唱,但在武汉观众眼里,它们却是新鲜又有味儿的。

  麻城市东路花鼓戏剧院选送了两出折子戏,其中《井台会》作为名剧《白兔记》里的一折并不为观众所陌生,经由东路花鼓戏精彩演绎,可谓别有风味。尤其是饰演李三春的演员蔡琴,婉转动人,唱做俱佳,活脱脱把一位受尽磨难却又坚毅刚强的母亲形象演得栩栩如生。《游园·杀桥》的故事同样也为观众所熟悉,演员们的表演也颇具吸引力。饰演柯宝珠的沈海英扮相俊美、清丽,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显示出大家闺秀的风范,着实令人欣喜。主胡陈诚基本功扎实,乐感好、悟性高,对舞台演出节奏也有较强的掌控力。

  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选送的小南剧《两双绣花鞋》,作为创作剧目也受到大家的赞誉。饰演王奶奶的滕小玲嗓音明媚动听,表演声情并茂,把南剧的声腔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古老南剧发源地之一的来凤县(该剧种在当地已流传了260多年),该县南剧传习研究所带来的传统剧目《回笼鸽》之《武家坡》一折,更令观众大饱耳福。男女演员的表演十分投入,唱念婉转流畅,表演传神到位,将这折家喻户晓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饰演薛平贵的男演员于开国,声音委婉低沉,极富感染力。

  最后一个小戏则是由鹤峰县文化馆带来的柳子戏《百善孝为先》。这个从四川梁山一代传入的民间戏曲,经过百余年的演变,由纯粹用真嗓演唱的“老柳子”到今天“金钱吊葫芦”式的真假声结合演唱的“新柳子”,让听惯了皮黄腔的武汉观众领略到了另一种韵味的余音绕梁。该剧打破了传统的模式,采取表演唱的形式,突出了柳子戏唱腔的特点,清新活泼,恰似开出的一朵奇异的山间野花。

  正如走出剧场观众所言:“没想到我们湖北还有这么多剧种,要不是有惠民演出,这得错过多少好听的戏呀……”希望通过这次地方戏曲艺术节,能让更多有特色的剧种走出深闺,为更多的人们接受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