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现私人订制医疗 下好订单医生次日上门服务

03.03.2016  10:37

中风后病人长期卧床,想在家康复理疗;糖尿病足患者行动不便,想把理疗师请进家门,这是很多患者和家属的愿望。上周,经过2个月的试行后,武汉市普仁医院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应你所需,一个订单,医生到家。

这是我省首家推出康复理疗上门订制的医院。

下好订单,医生次日上门

1日,家住武昌车辆厂的余琼给普仁医院写了封感谢信。

春节前夕,余琼83岁的婆婆摔倒,腰椎压缩性骨折,卧床不起。她请救护车将婆婆送到附近医院,被告知必须住院。余琼说,家事太多,一旦住院就要日夜照顾,实在分不开身。无奈把婆婆搬回家中。

无意间得知普仁医院可以上门诊疗,余琼马上下了订单。当天下午,该院康复理疗中心的3位医生赶到她家,制定了局部药敷、针灸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综合康复方案。一个疗程后,婆婆疼痛减轻。2个疗程后,婆婆已经可以翻身、坐起。如今,婆婆已经可以行走,无需余琼照顾。

余琼说,“整个治疗费才花了2000元,若是住院,一天就得大几百。”她今年也60岁了,总有一天也会卧床不起,真希望这样的上门医疗能普及,老百姓不折腾,真正受益。

享受余琼所说的便捷并不复杂。普仁网络医院院长曾晨介绍,患者下订单有3种方式,拨打医院24小时服务热线、微信留言和微信导航栏直接填写预约单。医院接单后,最快当日、最慢第二天就会安排康复理疗中心一名主治医师和一名理疗师上门,评估患者脉搏、血压、肢体功能、进食能力等各项健康状况,然后制定一份在家康复理疗的计划,并告知患者家属注意事项,双方商定此后的康复理疗时间。

每次理疗师上门,患者除了支付和医院同样标准的康复理疗费用外,还需支付50元上门费和医生来回的交通费。

上门服务顺应老龄社会

医生为何不在医院诊疗,舍近求远去患者家中呢?该院康复理疗中心副主任胡小军说,社会日趋老龄化,青山区作为老工业区和老城区,老年人和工伤劳损的患者更多,康复理疗的需求大。在该中心住院的患者中,几乎都是70、80岁的老人,他们当中约一半接受的是常规康复项目。每个疗程开始和结束时,家属得把老人送往医院和家中,在来回搬动途中,很容易发生骨折、脱臼、摔伤。其实,常规项目完全可以在家完成,老人不折腾,家属也轻松。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在临床治疗中重药物、重手术,轻康复,患者多是依靠家庭护理来完成后期康复,但家属不具备医疗知识,很多因病失能的患者错过了康复的最好时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康复理疗日益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而被重视。

普仁医院坦言,该院康复理疗属实力科室,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椎间孔镜疗法、创立了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五联活骨疗法”,医院希望趁此机会,树口碑效应。

若算经济账,在家康复理疗花费更少。胡小军以脑梗塞恢复期病人为例,病人需要针灸、脑超声等多样康复治疗,加上住院期间的检查、药物、针剂和床位费用,一个疗程需要约1万元。在家只进行必须的康复治疗,一个疗程花费仅约4300元。

希望更多医院试水

从试运行到正式运行,普仁医院已经接到28份订单,上门服务47次,患者多住杨园、阳春湖、武钢等片区,也有阳逻和东西湖患者。在上门过程中,该院根据患者的建议,服务范围不再局限于康复理疗,延伸出换尿管、上胃管、术后换药拆线、瘫痪患者褥疮护理等7项护理项目,所有订制护理项目由专科护士上门完成。

不少患者呼吁,希望更多的医院开展此服务。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吴中文说,康复理疗上门应对了当下趋势,但它仅适应针灸、按摩和床边训练的患者。系统的康复还必须在医院借助专业的、多样的仪器,治疗才更具靶向性。部属大医院患者多以重症为主,需要系统康复,且病人较多,暂无法抽出人手提供上门服务。不过,重症患者早期康复在大医院,后期康复接受上门服务或社区服务,应是不错的选择。

武汉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马艳认为,普仁的尝试折射出现代人健康观念的转变,从以往病后活着就好,到现在病中也要追求有质量的生活,康复医学被日益看重,社会需求与日俱增。但康复学科不是日常保健,而是医学治疗,需要规范化的操作,上门订制服务必须在医生对患者病情充分评估之后再进行,且康复过程中,病情或有变化,仍需医生重新评估。上门服务需要规范化和制度化保障。其医院若有完善的制度、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充分的岗前培训,或会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