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让青春激情燃烧

26.09.2014  17:51

通讯员:黄鑫

在新疆西部计划志愿者先进事迹武汉大学专场报告会上,赴新疆小营盘镇的志愿者、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研究生张梦硕激情澎湃地设问:“习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中,要求西部计划志愿者要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我们武大人岂能落后?

我校西部计划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4年7月,我校2014年西部计划和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的29名志愿者,分赴新疆、广西,湖北恩施、十堰等地,开始了至少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一个鸡蛋就是一个新希望

一天吃一颗鸡蛋,对于很多人来说再容易不过。但是对于蒙山的孩子们,却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山里的孩子很苦,等我们到达服务地时,才发现自己以前对提高当地素质教育水平的设想并不实际,保证他们的身体营养才是最实际的需要。”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之一、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3级研究生李麒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蒙山的一年,李麒等10名武大志愿者,发起了“一天一个鸡蛋”项目。联系社会爱心人士捐款,采购鸡蛋,发到最需要的孩子手里,保证他们每天能吃到一个水煮蛋。“过程的艰辛不足为人道,孩子们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收获。这是我们为教育公平做的一件小事,但对孩子们而言,却是一件幸福的大事。

集体家访是志愿服务工作的又一“重头戏”,不仅要将知识亲授给学生,更是在传播一种理念,即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途径。每走访一户,徒步行走4、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时回来就已是深夜,所以他们分组结伴而行。

经过长期的观察,志愿者们深感没有教育公平,个人层面的爱国与友善、社会层面的平等与公正、国家层面的富强与和谐就很难实现。让这里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寓学于乐接地气

刚到新疆吐鲁番,9名武大志愿者就接到了一个任务——承办一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晚会,观众是高中师生和社区居民。

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武汉大学赴新疆志愿服务队队长高仕达如此要求队员。于是,队员们按照要求用3天时间,费尽心思编排了11个节目,流入用神曲《小苹果》的曲调,配上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当地居民寓学于乐,反响良好。

志愿者唐松强至今难以忘怀在新疆板房沟乡“激情燃烧的一年”。乡党委、水管所、广播台……基本所有单位都呆过,做网站、跟访牧民、搞绿化……各类工作都经历过。另一名志愿者,第二临床学院2013届毕业生帕尔哈在结束一年服务期后,决定留在新疆温泉县。“我很难告诉大家我有哪些成绩,但是我觉得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决定在这里留更长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因为我的服务地就在武汉,所以在加强校地联合这一方面具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张秩千带领武大的20多个志愿者,利用暑假的机会一起走进武汉市江岸区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组织了多场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还做法律咨询、弱者权利保护等相关工作,一边宣讲一边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联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更多的武大学生走进江岸区,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的第一线,协助基层政府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校团委、江岸区团委和八七会议纪念馆一起合作,拍摄了全国第一部由学生主演的红色数字微电影《八七87》,将于今年10月正式公映。

2009年10月,武汉大学西部计划恩施项目组发起了“梦想花开——大山里的魔法教室项目”,给山区儿童提供综合素质教育的软件和硬件综合平台。这是武汉大学志愿者综合利用政府、社会和学校力量,推动公益组织创业的有益尝试。这种尝试让魔法教室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获得了全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金奖、中国十大教育公益类项目第一名等荣誉。

随着武大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脚步,这个项目已经发展到了湖北省恩施市、武汉市、十堰市、红安县,以及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志愿者们先后筹资85万元建设了22间魔法教室。“十堰市的魔法教室已经建了两年多了,我是第二任‘室长’。把魔法教室维护好、发展好,是我的责任。”在十堰市张湾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乐征帆说。

离开新疆那天,志愿者董宗师在日记中写道:“一年的时间很短,短到难以记住每一个学生和同事的脸庞。一年的时间也很长,长到有些时光可以在心底一辈子珍藏。真正的奉献无所谓高不高尚,我把青春留在了需要我的祖国边疆和孩子心上。

 

(供图:栀园 编辑:严航)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