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逢节必涨拖了旅游后腿

26.03.2015  13:06

  清明小长假在即,一些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酝酿上涨,部分地区的景点上涨密集引发热议。23日,国家旅游局表示将推进景区门票价格改革。(3月25日 中新网)

  “逢节必涨”这些年已经成了一个“固定招骂动作”,很多景区忙着在高峰期到来之前提一下价,然后在整个旅游高峰期“躺着收钱”。至于说公众吐槽,“吐着吐着就习惯了”。对于景区涨价问题,有关方面也不是无动于衷,只是具体到动作上,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说,日前,国家旅游局宣布将在全国景区系统组织开展“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创建活动,起的调子很高,但奖励未必比惩罚有用,而且这里存在一个算账问题。如果奖励的名额有限,只有个别景区入选,大多数景区没有希望;如果奖励的金额有限,只有“逢节必涨”的一个零头,远远不如涨价有用;如果奖励的时间无期,未来受到很多变量的影响,而涨价却有眼前实在的好处,那么景区会选择投入谁的怀抱?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就现实情况分析,指望通过评选“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来遏制景区涨价,估计只是“想法很好”。

  相对于无动于衷,有关方面采取行动是一种进步;相对于问题严重,这种不痛不痒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敷衍,表明有关方面并没有充分认识“逢节必涨”的危害,并没有把“逢节必涨”放到非管不可、必须管好的高度。有关方面必须认识到,“逢节必涨”伴随着旅游大发展的脚步而来,已经成了旅游大发展的一大掣肘。

  提到当前旅游业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门票依赖”。“逢节必涨”是“门票依赖”的一大表现,其存在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影响了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拖了旅游大发展的后腿。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门票依赖”很难自然终止,最起码说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而改革是存在窗口期的,错过了机遇也就可能错过了春天。景区乐在其中,改革遥遥无期。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既然认识到了“门票依赖”的弊端,为什么不从终止“逢节必涨”开始,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景区转型升级?

  “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逢节必涨”的出现,正是因其符合景区利益,可惜这只是眼前利益、蝇头小利。个别景区鼠目寸光、锱铢必较,而对旅游发展方向负责的人,却必须着眼长远,明白转型升级才是旅游发展的未来。因此,现在有必要对“逢节必涨”釜底抽薪,严格禁止节前涨价,制定告别“门票依赖”时间表。(乔杉)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