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放大高校禁过平安夜

26.12.2014  17:54

  “别的学校学生都出去过平安夜,我们为啥要待在学校看宣传片?”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并挂出了“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标语。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祖国传统节日”。但有的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自主选择权。(12月25日《华商报》)

  与其说高校禁过平安夜,不如说高校本是想在社会热炒洋节之际,借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报道中提到,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平时就实施封闭式管理,周一至周四限制学生出入,只有凭请假条才能进出校门。可以想见,今年平安夜是周三,本就是限制学生出入的时间,面对圣诞节成为一些青年群体普遍的集体狂欢,学校既要维护校园秩序,又要疏导学生想过节的情绪,于是想到在传统文化上着力,呼吁学生不要过度崇拜洋节。没想到,效果真真是南辕北辙,激起一片争议之声。

  高校禁过平安夜引发误读,一方面源于其教育方式实在太陈旧。另一方面,在于一些人认为眼下年轻人过洋节,压根就是一场自娱自乐,过的就是一个热闹气氛,没必要上纲上线到崇洋媚外。一看到学校封校,挂出标语,就误认为学校强行干涉,侵犯了学生自主选择过不过节的权利。

  不过,这个事也给人启示,节日一词很多时候是跟欢快、喜庆、开心、高兴等词连在一起的,不管是法定的还是人造的,板着面孔总是不讨喜。(肖杨)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