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模式 提升精准康复水平

25.03.2022  19:25

2021年,武昌区残联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市残联康复处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以残疾人需求为中心”的康复工作理念,通过创新工作模式,精心打造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精准康复服务水平,残疾人康复效果明显,群众满意度有效提高。

一、打造服务平台,建立服务阵地提升“承载力

为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我区积极推进基层平台建设,以平台聚合服务资源和工作力量,用多样化的服务满足残疾人的个性化需求。一是打造平台,实现多“”突破。借千年古轴打造、老残联搬迁契机,我们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协调相关部门,在方案设计、功能分区、资源链接等方面竭心尽力,按照省辅助器具规范化建设要求和“七位一体”的模式全力打造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辅助器具服务站)。康复服务中心占地1300㎡,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社区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辅助器具适配及租赁等康复需求,为我们落实好康复政策、服务好残疾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拓展服务,满足多“”需求。我区依托近年来打造的16所阳光家园、2所阳光驿站,形成以区、街道残联为主力,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使辖区残疾人能就近免费享受到康复训练、日间照料、庇护性劳动、家长培训及文体活动等服务,实现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全覆盖”。

二、整合社会资源,购买社会组织促进“驱动力

要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服务需求,光靠残联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遵循“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这一方针,通过部门联动、吸纳社会资源,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和人士为残疾人提供高效、精准、优质的康复服务,推动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一是坚持“康复”和“托养”相结合。以阳光家园、阳光驿站为依托,服务机构为支撑,在11条街道购买4家精障专科医院和5家社工组织的服务,专科医生和社工定期到阳光家园、阳光驿站,为2300余名精障患者及家属提供精准的社区康复服务,形成了“专科医生+专业社工+社区”的精障社区康复一体化管理机制,“病重转介在医院、稳定康复管理在社区”的服务模式,服务覆盖了全区90%以上的精障患者及家庭,30%以上的精障患者得到明显好转,基本实现了“康复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的目标;二是坚持“康复”和“医疗”相结合。依托市七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势,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医疗服务进社区,康复服务进家庭”服务。为做好此项工作,区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残联、卫健、七医院及各街道联合调度会,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责任清单,七医院价值300多万元的流动体检车定期到各社区为189名残疾人就近提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家庭病床等方面的服务。

三、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康复水平激发“软活力

我们在严格按照政策、程序和规定办事的同时,还要确保资金、项目、残疾人的安全和机构的安全,牢固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理念,把每一项康复工作都做得更细、更实、更精致。一是调查摸底,掌握康复需求。在实施康复项目前,我们根据残疾人信息库对所有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依托街道和社区每年3月开展一次全面的摸底筛查,及时准确掌握残疾人的实际康复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组织专家,开展辅具适配评估。将以往“直接配发”改为现在的“精准适配”,既讲究量身定制,满足残疾人个性化需求,又注重满足残疾人多层次辅具需要。适配前,请专家评估,确定辅具项目,现场进行辅具知识的宣传,让残疾人正确了解辅具、规范使用辅具。

四、探索新康复模式,提高残疾人满意度凸显“创新力

一是探索新路径。14岁以上的大龄孤独症青少年依旧有康复的空间,家长有需求,社会有呼声。为积极探索大龄孤独症患者康复路径和方法,我们聘请了武汉理工大专家调研辖区大龄孤独症患者的居家及社会融合状况,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武昌区大龄孤独症居家生活技能及社区融合康复训练项目的实施方案》,确定了1家定点机构,对15-20岁大龄孤独症患者每年提供康复训练补贴1万元,为大龄孤独症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二是开辟新思路。2021年,我们在区残疾人辅具服务站引进第三方营运机构,开展辅具租赁服务。同时,在水果湖街道建设了辅具租赁服务站,在徐家棚和紫阳街道分别建设租赁点,以阳光家园和阳光驿站为平台,本着就近、便利、免费的原则,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辅具租赁,各康复点还配有专业人士,针对残疾人需求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康复训练;三是实践新模式。结合目前疫情防控的需求以及精障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们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精障远程康复服务。在首义路和黄鹤楼街道试点,利用我区康复服务中心的远程平台,让辖区内精障残疾人及其家属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专业的远程诊疗、服务跟踪等一系列“云康复”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