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六千余名党员认领"责任田"

14.11.2014  11:44

  编者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无职党员构成了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五峰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让无职党员有职有为,架起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这样的创新举措,值得提倡!

  本报讯(通讯员伍轩、陈勇)11月12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茅坪村第五党小组组长向云生皱紧的眉头舒展开来:经过他的10多次调解,八组村民覃士孟和阳瑞强历时一年的山林纠纷终于画上句号,双方握手言和。

  去年初,茅坪村78名无职党员与525户村民结成“对子”,在村里颇有人缘的党员向云生,主动认领“矛盾纠纷调节岗”,联系覃士孟等7户农民,先后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9起,利用电器修理的特长为联系户免费服务40多起,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老娘舅”。

  在五峰,像向云生一样的农村无职党员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85%以上。针对这些党员活动开展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的“三难”现象,该县结合山区实际,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打破原来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党小组设置方式,根据土家族村民的居住地域、生产活动习惯重新设置818个党小组,让全县6459名农村党员就近“安家”。

  按照党员的能力状况,党小组内每名党员联系6至8户村民,负责调处矛盾、宣讲政策、扶贫帮困、引领发展等。各个党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或网格中心户,负责召集所在片区党员每月召开一次履行职责评议会,将履职情况向村党支部汇报,并在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年终进行考核评定,奖优罚劣。

  五峰还为党员设计、印发了《党员手册》,手册中设置《党员身份证》,党员凭证上岗。渔洋关镇老党员杨明传原先在家“晒晒太阳,打打小牌”,认领政策宣讲岗之后,负责渔洋关镇汉马池村200户的政策宣讲工作。这几天,他正在认真研读领回来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读本,以便在宣讲时让老百姓听得明白。

  截至目前,全县无职党员共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859件,化解矛盾纠纷1400多起,牵头或参与公益事业建设4500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891人。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