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魂活全局 宜昌全面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

16.12.2014  15:00

  近两年的中国经济,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着力于推进战略转型。

  面对新常态,宜昌同全国一样,不仅经济发展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且方方面面的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成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正激活宜昌满江春水。

  人才、转型与聚集激活

  产业创新形成支撑力量

  时近年底,宜昌六大千亿产业中,精细化工和食品生物医药已率先突破千亿。

  突破之势,源于驱动之力。

  12月4日,广西客商兰佩芬将预付款打到湖北三宁化工账上,获得硝硫基复合肥在南宁的代理权。在全国化肥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下,三宁化工新产品硝硫基复合肥上市仅一个多月,就获订单5万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双加压法工艺,我们的上下游产品实现了大循环。”三宁化工董事长李万清介绍,近3年来,公司运用10多项先进技术实现了转型发展,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无独有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也靠自己的“独门利器”,打开了国际市场。

  宜昌人福药业是全球麻醉药制造领军企业,良好的创新平台吸引了6位在制药、制剂技术上具有一流水平的美籍华人专家加盟团队,联合攻关。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副总裁于群介绍,出口产品已提前接到来自美国和英国的3个大额订单,一期产能的80%已经落实。

  目前,宜昌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9.5万人,他们推动宜昌的产品创造了6个世界第一、2个亚洲第一、11个全国第一。

  宜昌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推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设立市重点产业发展基金。每个千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设立2亿元以上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宜昌高新区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实施“三峡英才工程”,重点用于对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交流合作和个人生活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或补贴,目前,宜昌引入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省“百人计划”8人。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蔚盛斌分别率队到清华大学及海外揽才引智,与多名海内外高端人才达成初步意向。为了让高端人才“扎根”宜昌,我市拿出沿江36亩黄金地段,修建人才公寓示范小区。

  不久前投产的宜昌南玻显示器项目,生产的超薄玻璃厚度仅0.7毫米,比纸还薄。

  “这一创新产品,不仅使南玻如虎添翼,更在宜昌引发电子信息行业集聚潮。”宜昌南玻公司总经理李卫南划出一个“聚能环”:冠科电子投资3.5亿美元在宜昌高新区建设显示器项目,将形成年产600万台触摸显示产品生产基地,还有湖北诺亚光电科技和深圳惠科电子及相关配套企业,也相继入驻。届时,宜昌将成为世界级的显示器件基地。

  围绕六大千亿产业,宜昌的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载体功能完善,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脚板”、“鼠标”与数据互联

  社会管理创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10月底,西陵区滨湖路的居民黎师傅,接过网格员帮他办好的《湖北省老年人优待证》时,连声道谢。

  以前,老年人办证周期约1个半月左右。从去年9月1日起,老年人不用出门,网格员在收到老年证办证提示后,在社区E通中对愿意办理老年证的老年人信息进行确认。市老龄办接收到网格员确认的老年证办证信息后,1个月左右就能完成制证工作。

  在宜昌,身份证号就像一根“红线”,将居民的人口基本信息、公安户籍信息、车驾信息、社保信息、卫生计生信息等信息全部串联,形成了以常住人口生命周期、流动人口居住周期为主线的完整信息链。

  这是宜昌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人口为基数,以楼栋为单位,以200-300户为标准,宜昌将中心城区划分1421个网格,各县市参照城区标准,把城关镇共划分为628个网格。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社会治理,“一本三化”新体系的建立,破解了社会管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服务不到位”等难题,成为社会管理的“宜昌样本”。

  今年8月,宜昌成为全国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在三峡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平台上运行的有34个社会服务管理部门的60个应用系统,9个县市的52个应用系统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已经对接各类数据18.3亿条,数据总量已超过55T。

  岳丽原是张家店社区14个“格格”中的一员,负责4栋居民楼,约160户。“格格”们将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等,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到社区E

  通,交换到市里的人口基础信息系统,系统会把人口信息自动交换到公安机关的“警综”平台,从而形成真实可信的基础数据。

  2013年,宜昌获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步入全国最安全城市行列。

  全市社会管理创新也向广大农村延伸,2013下半年起,全市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

  “幸福村落”是秭归县摸索出的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秭归县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群众自愿、规模适度”原则,划分组建2065个村落,以村落理事会为组织载体,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动村民自治成效显著。“幸福村落”创建工作入选“2013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并于近日被纳入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试验任务。

  目前,全市1433个村共划分8950个网格,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形成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农村社会服务管理新格局。

  产业、城镇与服务同步

  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促进城乡一体

  11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发布,宜都市以第98位的排名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7天后,宜昌至宜都的城际公交正式开通,全程预计50分钟。这是继兴宜城际公交后,宜昌市开通的第二条城际公交。

  城与乡,市民与农民,距离在缩短,生活在同质。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建设,“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地要怎么管,城要怎么建”?

  市委、市政府坚持“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实施全域规划、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四个一体化”的战略,构建“特大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农村新社区”的现代城镇体系,并确定宜都市、夷陵区为县级城乡统筹工作试点。

  夷陵80%的区域是农村山区,该区以现代农业助力城乡统筹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橘都茶乡”,培育柑橘、茶叶和优质畜牧三大产业,建设“小鸦路精品柑橘、宜大路高效茶叶、黄柏河流域生态林业”三大现代农业走廊,柑橘、茶叶等农业支柱产业对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0%。

  在推进项目打造产业支撑的同时,各地还逐步建立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城乡统筹、公平共享机制,健全城乡统筹的医疗、教育、文体、金融、信息等社会服务体系。

  邓村乡竹林村82岁村民黄家祖,原来每次取养老保险金要到30多公里外的太平溪镇农商行办理,往返一整天、车费34元,再加上在外一顿午饭,取每月70元养老金,老人感到实在不划算。现在,老人只需步行十多分钟就能到达服务点取钱。金融惠农服务网点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已实现村民网上支取社保金、养老保险45万多元。

  7月15日,宜昌海通食品公司负责人陈引达在枝江市安福寺镇果蔬工业园便民服务中心领到“三证合一”的营业执照。以前去办证,要跑枝江、跑宜昌城区,还有安福寺,一个证办下来估计要花20天时间,现在只要资料齐全,一般3到5天就可以拿到证书,而且还是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蓬勃的绿色生机从乡村延绵到城市,而城市也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9月11日,高规格的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与会代表参观了远安、枝江、夷陵的新农村后,情不自禁地感慨,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不是江浙、胜似江浙。

  一个城乡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正向我们走来。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