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场镇“文化软实力”对“文化强国”的启迪
——湖北松滋市刘家场镇“文化模式”探究
文/新闻评论员贺斌
编按:刘家场镇虽然地处湖北省西南山区边陲地带,但长期注重经济建设,使旧山区绽放异彩成为湖北省重点口子镇。近几年,刘家场镇更上一层楼巧打“文化牌”提升“软实力”,以文促经济,以文促和谐,以文促投资,迅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为刘家场镇“经济强镇”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支撑。刘家场镇也接连荣获中国首届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和全国重点镇等殊荣。
由此,一个深山“桃源”、“文化”之乡、“经济”重镇、“和谐”新城,渐渐在鄂西南悄然崛起……
(图片说明:山中桃源,小城一隅。张元银/摄)
众星捧月,小镇通衢。
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荆州、宜昌、常德)三地(市)、(松滋、宜都、五峰、澧县、石门)五县市的边缘结合部,总面积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4万人,城镇人口4.5万人,境内三条省级公路、一条地方铁路横贯全镇,交通便利。各个城市环绕刘家场,使该镇宛若一颗鄂西南的“明珠”成为区域性物资集散地和聚集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刘家场镇借力物质文明的基础,不断提升精神层面的建设,打造出一个独具地方特色和品牌性的“文化强镇”模式。刘家场镇的文化建设以实干兴镇为总体特点,不流于形式、不停于表面,充分考虑到地域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文化搭台,群众唱戏的思路,扩大百姓参与面,提升居民素质,夯实内涵,建造美丽乡镇,输出优势形象,成功打造文化影响力,促进招商引资。
刘家场在文化建设上,舞出了蹁跹,舞出了深山,舞出了和谐,舞出了“小世界”里的“大力量”。“文化强镇”也渐渐由口号变成了实际的“软实力”,有效带动了一方经济及周边的整体发展。小文化暗藏大内涵,“刘家场模式”以小见大,对“文化强国”具启迪和借鉴意义。
刘家场镇本来是一个文化建设滞后的村落,以诰赐山村为例,其过去的群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思进取的生活。每到夜晚随处可闻“两声”(狗叫、麻将)、家家拥有“三宝“(花牌、麻将、扑克),可谓“三资出门(资本、资历、姿色)、五鬼当家(穷、病、懒、老、小)”。如今,全村却焕发了新颜,干部下乡入户激励村民参加全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带领全村人,不论老幼男女都齐参与,呈现出如一组农民周应海、三组农民秦红、小学生秦子雅这些典型的“老公送媳妇、女婿送岳母、孙子牵奶奶”参加广场舞蹈健身的喜人场面。文化建设有了声色,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村里打牌的少了,懒人少了,健身的多了,欢笑声多了,村的精神面貌由此脱胎换骨。在刘家场镇像诰赐山村这样发生巨变的村落比比皆是。
2014年春寒料峭之际,新华社新华网文化强国走基层访村镇听民声专题活动工作组一行来到刘家场镇考察,一路上看到山区部分村民三五成群集聚在空地上跳着广场舞……此情此景,让工作组记忆犹新,感慨这里的文化建设竟然已经深入到了如此偏僻的村落。当工作组进入刘家场镇的小城后,四处可见“文化”影踪,如乐器表演、体育运动、舞狮、广场舞以及图片展览、横幅标语等,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从群众洋溢的欢笑声中,工作组看到了这里文化建设的别样成就。
(图片说明: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林,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松滋市委书记蒋鸿、市长李恒在刘家场镇调研指导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张元银/摄)
刘家场镇党委书记雷正平介绍说:“我们的文化建设是以挖掘自身优秀文化根脉为基础,因地制宜,剔除糟粕,继承创新,最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这种模式为丰富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起到了吹糠见米的良好作用,十分接地气,所以老百姓喜闻乐见踊跃参与。”
据悉,刘家场镇本身的历史文化渊源构成了全镇文化建设的“根”。如郑家铺村地处鄂湘交界,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淳朴,历史上就有演奏乐器、歌舞表演的传统,涌现过不少民间乐队,发展至今仍然拥有2支女子管乐队、2子民间吹打乐队、2支舞蹈队等,他们艺术表演的身影遍及两省五县市,是刘家场文化“火种”的历史沿袭者和传播者。
刘家场镇党委、政府一开始就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他们挖掘文化之“根”,实实在在扎进基层,走近群众,以“政府主导、村居主体、文化指导、社会参与、百姓受益”为准则,从硬、软件入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开展活动,实施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昔日被忽视的优秀传统文化迸发生机。群众自身消化,传承创新,促使“刘家场模式”初露雏形,群众文化素养稳步提高,社会道德建设渐显效果,涌现出一批如全心为民办实事的好支书刘治富、良心老板刘艾河、捐资筑路惠邻里的老党员倪玉海、带领乡亲致富的刘仁富等群众模范和道德榜样。
“根”正苗则“壮”。文化“寻租”,刘家场人找到了优秀的文化之“根”。
(图片说明:刘家场镇庆贺寺村老党员倪玉海捐资并带头修建村级公路。张元银/摄)
“人才体系”是“文化兴盛”的基石
人才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刘家场镇为充分发挥“人才”对“文化强镇”的积极作用,深挖内部潜力,成立了由镇两委班子领导、各村(居)负责人和有关单位成员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下发可行实施方案,并与各村居签订责任状,结合镇情制订“一点、两线、30个文化中心户、40个文化民间艺人、全年开展5次大型文体活动、6个文体艺术培训中心、700人的广场舞蹈队伍、8个业余文艺演出团体”的举措。
刘家场镇委书记雷正平亲自督导各文化站创建工作,以镇委副书记、镇长刘德勇同志为组长、分管文化工作的镇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梅元军、镇党委宣传委员江大红、镇宣传办主任梅运全及优秀文化站长张元银等骨干为核心,深入村、组、文化中心户指导创建工作,带动更多文化人才,辐射更广大区域,逐渐构建出符合自身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全镇各村、居实现了文化站点的全覆盖。
该镇委副书记、镇长刘德勇说:“我们到各村居走访调查了一些热爱文化的群众骨干,通过摸底核实,全镇大约有200多位文化爱好者,而且大部分很有文艺特长。我们按照摸底的情况,分出歌舞、器乐、书画、体育等门类的文体活动队伍,组建了龙海、银河和东方3支乐队,还有26支广场舞蹈队、3支器乐演奏队,同时各村成立吹打、舞狮、莲花落、书画等各种民间文艺演出队伍。”
文化星火满乡野、遍城邦。今年以来,刘家场镇举办群众广场舞培训两次,先后培训了40多名村居广场舞辅导员。如今,这些人员已经成为广场舞普及的骨干力量。随着全镇文化人才的日益活跃,一个由40个文化中心户、500多位文体爱好者的文化队伍逐渐形成,镇文化站有指导员、村居有辅导员、村(社区)有文化志愿者,刘家场镇构建的文化格局,对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供了必需的人才保障。
此外,刘家场镇还拥有一块在全国都算是引以为傲的靓丽名片,那就是创办于1982年的乡镇刊物——《山鸣》。该刊物是湖北省唯一、全国稀有的一本来自最基层的民间杂志,凝聚了刘家场镇及周边地区一大批爱好文学爱好者,培养了一批乡土作家。薪火传承,与时俱进。三十多年来,《山鸣》从破土而生,到由小变大、茁壮成长,是刘家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刘家场深厚的文化底蕴,才造就了《山鸣》瓜瓞绵绵、相继不绝的喜人局面。百姓免费翻阅,投资商、宾客等免费收藏。《山鸣》对外发出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刘家场之声”,展示了刘家场镇的人文魅力。同时,湘鄂两省一批乡土文学爱好者与无数忠实的读者,一如既往也共同呵护着《山鸣》一路成长,继续为湘鄂大地不断提供精神食粮,传递如山洪般滚滚的正能量。
文化建设需要软硬设施有序配套。近年来,刘家场镇投入30余万元,按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完成了相关文化站的升级改造,按照“三室一厅”的建设标准,全部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26个村(居)先后建成300㎡以上的文体广场,使全镇文体广场总数达到31个,实现了镇、村(居)全覆盖。每个村(居)配专用广场舞音响设备。2014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刘家场镇更是拿出10万元作为文化建设经费,用小资金撬动大文化,进一步完善各级文化软硬件设施。其中,农家书屋“建、管、用”效应凸显。全镇27个村居农家书屋均已全面免费对外开放,总藏书量达60000多册,实现了各行政村的全覆盖。河田坪村荣获湖北省“三星级”农家书屋称号,龙潭桥村荣获荆州市“十佳农家书屋”称号。
(图片说明:全镇各村、居设立的便民农家书屋,给广大百姓带去了精神食粮和致富宝典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欢迎。张元银/摄)
在村级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方面,全镇21个村配置了电脑设施,拥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并按要求进行免费开放。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信息共享工程中,刘家场镇也做到了各行政村的全覆盖,当年实现农村电影放映180多场,确保每个行政村都能看到公益电影。刘家场镇除了镇政府对文化建设投入外,部分村落也看到了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如龙潭桥村先后对本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万元,共建四个文体广场,全部安装现代化的音响、灯光和健身器材,每到夜晚,这个村的男女老少就会载歌载舞,享受安逸幸福的生活。
干群关系融洽,群众邻里和睦,刘家场镇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取得成效。但刘家场文化建设的“引领者们”并没有止步于眼前,他们群策群力期冀着更大的成果,先后通过在各村(社区)主次干道、广场等醒目位置悬挂大型宣传语和专栏营造氛围,又通过奖补、评先等方式激励群众投身文化活动。
舞台设在家门口,群众一出门就能跳舞,真正走基层、接地气、顺民意。人员不限年龄、专业、舞种,从农村到城市、从乡镇到社区、从老年到青年、从农民到学生、从群众到干部无门槛报名。全民参与,大家自编、自创、自演,在刘家场镇内掀起一股舞动健身的热潮,一个由镇政府主导、部门主体、社会融合、全民参与、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常年常态、常办常新的良好文化格局,有效提升了刘家场镇文化建设的品位,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刘家场镇以广场文化为突破口,采取重大节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大型活动与小型表演相结合、集镇(单位)带村、居相结合的方式,以“乐乡大舞台”为镇域文化品牌,带动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探索出了一条集参与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及最平民、最草根、最广泛、最“接地气”的文化新路子。
(图片说明:刘家场镇文体广场和各村空地上的文化活动,形成了该镇一道别样的人文景观。张元银/摄)
今年以来,全镇举办了更为广泛的文化活动。一月份,与领近的卸甲坪土家族乡联手举办了迎新年篝火文艺晚会,为边区送去的“精神食粮”,还举办了“首届中银富登杯”全民运动会,来自全镇37个代表队、318 名男女运动员分别参加了拔河、跳绳、蛙跳接力、扳手腕、双人捆足跑等充满趣味性和广泛性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
4月26日,全镇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暨“乐乡大舞台”首场文艺演出,来自16个村(居)、单位表演了18个歌舞、说鼓子、器乐合奏等精彩的文艺节目,现场1000余人前来观看演出,演出气氛异常热烈,台上台下联合互动,极大地丰富了山镇人民的文化生活。
6月17--19日,首届群众“民歌民舞民乐”展演暨第二届广场舞大赛文艺演出举行,刘家场镇22支代表队共300多名文艺爱好者登台表演。这次活动围绕“大众舞台、自娱自乐、才艺展现、陶冶情操”的主题,参加广场舞大赛的8支代表队所表演的广场舞主题突出、欣赏性强,向广大观众展示每名队员的精湛舞姿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国庆节前夕,镇文化站精心组织村、居文艺爱好者,排练歌舞演唱、管乐合奏、腰鼓表演、老年健身操展演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为山镇老百姓欢度国庆佳节献上一份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刘家场镇在文化方面做出了“大文章”赢得了社会的积极支持。4月26日,全镇在庆贺寺村举办的首场“乐乡大舞台”,该村个体老板、民办幼儿园、务工农民、当地群众和驻村单位共同参与出钱出力出节目,当场捐资近5万多元,投入到该村文化建设中,特别是老党员倪玉海,为村里的公益文化建设志愿捐款20000多元,普通农民彭从满看完节目后,跑步回家,与妻子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1800元现场捐增给村里,表达他对演出活动的心意。
5月29日,在桃丰村举办“计生文艺演出”,全村老百姓踊跃参与,驻村各厂矿、大小民营企业老板当场捐资30多万元,用于该村计生文化宣传。6月18日,全镇举办“首届民歌民舞民乐”展演暨“第二届广场舞大赛”活动,柳林商业街老板李天平出资10000元,举办为期3天的文艺演出,为当地的群众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文化+经济“比翼双飞”呈现1+1>2效用
大道若简、深山桃源。刘家场镇虽然是湖北边陲的一个山区小镇,但文化建设别样红,深山有韵待人知。这或许对当下部分地区轻视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指导思想仅限于应付检查或止于“面子工程”,缺乏里子和内涵等现象具有镜鉴意义。
刘家场镇为不少地区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命题:如何让小舞台舞出大文化?如何让文化有效提升物质文明成果?如何让文化提升和谐建设成果和群众文明素质?文化与经济间的权衡,如何实现“共赢”?刘家场镇仍在探索,现有经验已具借鉴意义。
“文化+经济“相辅相成的运行模式,能呈现出“1+1>2”的效果。刘家场人发现文化与经济并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当下,全镇以定位转型为契机,以建设“松滋副中心、荆州首强镇、湖北镇级市、转型展示区”为目标,以文化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社会环境,再以经济辅助文化的继续突破,两者互利同生,共赢互助,使刘家场镇的整体经济运行迈上了新台阶。2013年,全镇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4家,实现总产值16.39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投资额10.86亿元,到位资金2.7亿元。多年来,刘家场镇保持了湖北省“明星镇”的地位,成为省内外竞相调研考察学习的重镇之一,镇党委也被湖北省委评为“湖北省六好乡镇党委”。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相信刘家场“文化强镇”的梦不远,“中国梦”也不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我们“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