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监管跟得上建设脚步吗?

08.07.2015  12:07

  最近,浙江宁波一家企业领到了140万元的行政处罚罚单,这也是江北区在食品流通环节领域开出的最大罚单。今年3月,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在江北一家冷库中,查出了该公司贮藏的32.86吨超过保质期2年多的木瓜块和木瓜丁。(7月7日《钱江晚报》)

  “僵尸肉”还没走,“僵尸木瓜”又来了。三四十年的“僵尸肉”,令人对食品安全链条的警惕又多了一份“前车之鉴”。只是,就算“僵尸肉”触目惊心,甚至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然而消费者如何能在终端环节窥破被化妆后的“僵尸肉”呢?换句话说,专业的监管要是不作为、懒作为,消费者就是有十二分警惕,也是徒然。眼下的“僵尸木瓜”,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这些“僵尸木瓜”,若没有溯源体系,混入果汁果酱里,恐怕质监部门要揪出来也不太容易。冷库成了“僵尸食品”的避难所,还真可能不是个例。据称,木瓜块的生产日期分别为2010年和2011年,一共有29吨,全部都超过了保质期限很长时间。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冷库在日期上“自由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还能考证出木瓜的真实“生日”?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冷库食品必须要纳入严苛的溯源体系,对于日期不明、标识不清的,一律当做过期食品处理;二是须将冷库食品的安全检查,列入日常食安监管的重点之一。田头地间、生产线,固然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流通领域若是监管不慎,一样可能成为食品危机的导火索。

  这些年,冷库里的“故事”,被曝光的也不少。有超市冷库卖过期肉的,有专业冷库拆包换签的……但很少被公共监督关注着。农业发展、物流转型,冷库成了朝阳产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冷库的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每年全国对冷库的需求量正在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7年,中国冷库的容量增加至1.4亿立方米。显然,未来几年,中国冷库建设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只是,冷库越来越多,监管跟得上建设的脚步吗?(邓海建)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