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新风尚 海归将三层楼房打造极简田园风

03.12.2015  12:25

本人建筑师一枚,去年和老婆结婚,就估摸着把丈母娘家的老房子改造一下,实现新农村新风尚!之前在美国,所以可想而知在沟通上一开始遇到姑妈大爷们诸多困难,还好老婆鼎力支持,磕磕碰碰算是大体实现了我的一些想法。

房子一共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和餐厅,第三层是预留我们周末回去住,第二层是老爸老妈(已经结婚了,就改口了)住,认为婚期紧,怎么都不愿意装,要先装一层和三层。只能妥协,分别装了一,三层。

家装之前没有单独做过,都是和建筑室内一起做的,真做起来开始还没有头绪。

我做建筑走得是极简主义,但是放在农村肯定不是很适合,或者说如果要执行极简主义,一些“媒介”来进行当地审美思维的过度绝对是必须的。找啊找,发现当地农忙时最随处可见的是稻草和兴盛的柳编。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元素可以结合进家装。另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绿色植物,这一点怎么都不会错,植物本身在农村随处可见,而且它们自然的属性可以极大缓冲带有个人创造而产生的人工性,无论是农村和城市,都是适用的。之后联想到的,便是由“自然”这个关键词联想到的“环保”。

柳编可以用来做定制抽屉和收纳筐,一定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不错的序列。植物多点布局,会使得各个角落更显自然。这两个媒介都符合“自然”,“环保”新农村主题,还有一个系列能产生有节奏序列的那就是灯了,那也是常常会重复出现的元素,“自然”---“环保”---“纸灯”---“宜家纸灯”纸灯,宜家已经做得挺成熟了,省去了自己设计定制的麻烦,灯的主旋律就是它了。

好像还剩一个大条忘记考虑了, 硬家具。什么茶几、柜子、陈列架、餐桌,走入式衣柜神马的。自然环保,只能自己设计了,不然定制的柳编抽屉和收纳筐都不能找到合适的归属了。于是一楼因为稳重和亲和的需要,多了些黑色,三楼更适合自己审美的需求,走入式衣柜和长3.2米的板式电脑桌(在窗洞外面的那个)就设计成了白色。

三楼保留了原始结构的窗洞,甚至都没有拆除窗框,同时还保留了原始开门的门板(背面已经封成过道的墙壁),作为这个房子历史的一部分。一楼的吊顶和木墙裙其实也是翻新刷白漆的,很遗憾当时还是用了8年黄色木板的时候没有想到拍照去六年它。

总结一下 这次设计楼上楼下不能说很整体,更多也是在老婆支持下做的一个实践, 为之后设计事务所的开张做第一手准备。 从之后的反馈也能感受到,亲戚们对这个改造结果的认可, 双休日总有小朋友来家里跳沙发, 总有邻居会路过进行长坐聊天唠家常。 而且本身200方的装修, 用了一些环保新材料(比如地板是石塑地板,在农村比复合地板更适合,经济环保,防火防潮,抽烟哪怕掉地上也没什么问题,就是我的黑方茶几啊!被香烟烫出了几个窟窿,好伤心)作为尝试, 也很省成本, 人工和家具在一起总共也就18-20万(成本没细算,2万浮动是因为老爸老妈和本地工匠结账,这块我没多问,人情算不灵清),当然除去了设计费。

附上图片还不是很全,给需要家装或者改造的朋友们参考,希望能帮得上喜欢自己动手创造经营生活的朋友们。

客厅电视墙,黑白色作为整体画面的延伸,可以衔接和餐厅的关系。

沙发和收纳架以及点光源的视角。

定制的柳编筐。

餐厅和麻球灯, 自己设计的柜子里面的大柳编筐抽屉也是定制的。

我更喜欢楼上的风格,又省成本又容易出感觉,两张拼接小茶几,外加上一个钓鱼灯,以及翻印的克里姆特的经典画作《接吻》,氛围就出了。

加了一块3.2米长的面板作为电脑桌,2个人甚至宝宝大了,也可以有足够空间让他加入,椅子是伊姆斯椅,淘宝上可以去搜 eames chair。

卧室保留了原始窗框,上网的时候和床上的另一半相互观望。

这个是老婆最喜欢的了!太大了,一张拍不瞎,整个房间作为走入式衣柜,有她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