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报头版报道:“虫口夺粮”难在哪?

11.08.2014  11:14

  农村新报讯 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钟平 徐荣钦 王利兵
  
  我省水稻 “三虫三病”今年呈重发态势,省植保总站透露,目前,稻飞虱发生面积已达1703万亩,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已达590.2万亩,常发害虫二代二化螟发生面积1850万亩。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约230.48万亩,中稻纹枯病发生面积达1895万亩,中晚稻抽穗扬花期如遇阴雨天气,稻曲病可能偏重发生。
  水稻病虫害来势汹汹,如何应对?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
  
  易感品种碰上厄尔尼诺气候
  病虫害来“赶集
  
  省植保总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彭传华开门见山:“造成今年水稻主要病虫害高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品种是决定性因素。市场上80%的水稻品种都易感稻瘟病,风调雨顺的年份还好,遇到今年这种厄尔尼诺现象突出的年份,频繁的阵雨暴雨,带来的高温高湿就成了稻瘟病的温床。几场大的台风,也把稻飞虱这种迁飞性害虫给‘吹’得遍地都是。
  为了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我省种子、植保两家没少下功夫。省植保总站站长姜福元介绍:“我省种子鉴定每年都邀请了植保专家,一直在致力于培育抗性高的品种,但是,由于其致病性变化非常快,一个新品种出来两三年,很快就变成了易感品种,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职业杀手”遇到“兼业化农民
  
  赤壁现场会上,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大声疾呼:“水稻病虫害是常发重发的灾害,是威胁粮食安全的‘职业杀手’,但也是可防可控的,需要各市、州、县(市、区)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去年11月的全省植保双交会上,我省植保总站就向全省的植保站长、大型专业化防治组织和农药厂家,预报了今年的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前让各方都备足了“子弹”。
  但是,这些疾呼和信息往往与农田隔着“最后一公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强度最大、用工最多、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但农村紧缺有文化、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据姜福元站长介绍,农业副业化、农民兼业化、农村老龄化越演越烈,“谁来种田”、“谁来治虫”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难题。
  
  高发态势呼唤集中防治
  
  在赤壁市九毫堤村水稻病虫害防治现场,一块集中连片的水稻田里,在专业化植保机防队的帮助下,植保飞机、自走式高杆喷雾器在田间忙的不亦乐乎,十几分钟,50多亩地就遍洒一次药。
  相比之下,在旁边看热闹的村民张大婶和曲大婶就苦恼得多,她们两家一共种了27亩地,地块非常分散,由于无人流转他们的土地,不能集中打药,“每次打药,一个人要打2天,看到虫子飞就去打,还是损失了不少谷子,农技员说我打晚了。
  打不到“七寸”,延误了战机,农民自防常会出现这样的无奈。
  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认为,只有统防统治才能“虫口夺粮”:“不搞统防统治,形如把病虫从这儿赶到那儿,人在跟病虫害‘打游击’,病虫害在跟人‘躲猫猫’,怎么能将总体损失控制在5%以内?
  统防统治正在受到重视。今年6月,中央下拨我省的3900万、省级700万病虫防治经费均已到达各县市,姜福元站长介绍,这笔资金将向统防统治组织倾斜,力争专业化防治面积在现有占全省耕地面积25%的基础上,能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最终覆盖全部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