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抗美援朝老兵在农村敬老院死亡多天无人知晓

26.10.2015  12:23

卢普济老人的晚饭是米饭和煮青菜,这些都是中午吃剩下的。

  令人痛心!抗美援朝老兵在农村敬老院死亡多天 竟无人知晓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

  2015年5月,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85岁老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兴业县的一个敬老院去世了。而令人唏嘘的是,老人是在去世多天之后才被发现的。为什么住在敬老院里,却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去世呢?敬老院的管理人员去哪儿?它反映了农村养老的哪些现实问题呢?记者赶赴玉林市兴业县进行了调查。

   一片白菜叶子当午饭 农村敬老院老人无人照料、相依为命

  10月9日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了钟兴成老人生前居住的城隍镇敬老院。现在,这里正在进行施工扩建,敬老院里的房间基本上都上了锁,已经没有老人居住在这里了。

  85岁抗美援朝老兵,就是在这个房间去世的。

  钟兴成是城隍镇大西村人,在村口,村民们说起钟兴成老人去世的事情,都觉得格外沉重。

  广西兴业县城隍镇大西村村民:死了几天都没人知道。

  他叫钟展伦,是钟兴成的堂侄。老人的丧事就是他帮着料理的。

  钟兴成的堂侄钟展伦:自己买菜,自己煮。他发病了不能走了,就没办法了,也没有人去照顾他。

  为什么敬老院里没有服务人员呢?《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城隍镇政府的民政部门了解情况。但这里的工作人员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也极力回避记者的采访。钟兴成老人的遭遇在这里是不是一个个案呢?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玉林市兴业县的山心镇石柜五保村。五保村是村办的专门为村里贫困的五保老人提供的供养场所。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物质上的帮助。在这个五保村一共住了5位老人。

   五保村是村办的专门为村里贫困的五保老人提供的供养场所

  70岁的老驼背人叫卢普济,是住在这里最年轻的老人,和86岁的杨善新同住在一个房间。平时,老人们自己做饭、洗衣服,生活上全靠自己照顾自己。

  这位驼背的老人叫卢普济,今年70岁

  卢普济老人的晚饭是米饭和煮青菜,这些都是中午吃剩下的。

  这里住着的五保老人都无儿无女,每个月有230元的五保补助金,再加上养老保险、电费补助,一个月的生活费有330块钱,平时生活只能省吃俭用。

  广西业兴县山心镇石柜村五保老人卢普济:就怕痛,这儿痛那儿痛,就怕有病。

  在农村,虽然很多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受起付线和保险比例的限制,所能报销的药费寥寥无几。五保村的这几位老人平时在药店买的药,基本上都是要自己花钱。

  就在卢普济和杨善新两位老人房间的隔壁,有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这对卢普济老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卢普济:我就难过,怕以后没人照顾,没人照顾我。

  卢普济老人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身边的同伴儿一个个相继离开

  今年74岁的覃远强是石柜五保村里身体状况最好的一位老人,覃远强告诉记者,老人们在五保村的生活,都是自行管理,平时也很少有其他的管理人员过来照料。

  记者:有村里的干部来看看吗?

  覃远强:一年,一年来两三次。

  老人们听戏,傍晚的五保村的小院。在这个冷清的五保村里,他们在一天天老去。

  在这个冷清的五保村里,老人们在一天天老去。

  这里是离县城最近的葵阳镇敬老院,总共只住了6位老人。从老人们口中记者了解到,敬老院里只有一个管理员,平时基本上都是老人自己照顾自己。

  记者:没有工作人员?

  广西兴业县葵阳镇敬老院五保老人谭定:有是有,他两三天来一次。

  记者:平时老人们怎么生活?吃饭、洗衣服谁照顾?

  谭定:自己,自己来。什么都是自己来。

  敬老院里只有一个管理员,平时基本上都是老人自己照顾自己。

  谭大爷和这里的老人已经多次向当地的民政部门反映,希望能安排一两名工作人员来专门买菜做饭,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但是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中午的时候,老人们陆续开始做饭,行动不太方便的谭大爷,颤颤巍巍的拿出了一片白菜叶子,这就是他中午的午饭。

  谭定:现在这个白菜三块钱、四块钱一斤。

  记者:您觉得菜贵了是吧?

  谭定:贵了,没办法。有白菜吃就不错了。

  一片白菜叶子,这就是谭大爷中午的午饭。

  谭大爷在敬老院已经住了5年,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平时的生活主要靠每个月230元的五保救助金和90元的养老保险,加起来总共320元。

  谭定:我们眼睛不好使了,洗衣服啊也看不清楚了。有一天我们动不了了,起不了床了怎么办。

  在敬老院住的这六位老人,除了谭大爷之外,有两位老人听力有障碍,另一位老人是哑的,记者只有通过大声讲话和在本子上写字的方式才能跟他们进行简单的沟通。和谭大爷一样,他们最担心的也是未来的生活无人照顾。

  老人:需要,有病了、死了都没有人(知道),没钱买药吃。

  老人们最担心的是未来的生活无人照顾。

  在对兴业县农村敬老院的走访中,记者强烈地感觉到,这些农村敬老院普遍存在入住率低、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沙塘镇敬老院,记者看到,有些长久无人居住的闲置房间,已经用来养鸡了。

  有些长久无人居住的闲置房间,已经用来养鸡了。

  记者:敬老院一般都是收什么样的老人?

  广西兴业县沙塘镇民政助理何廷才:收五保户。五保户一般生活能自理的人才收。

  记者:不能自理的能收吗?

  何廷才:收谁来理?谁来帮他护理?我们的经费都没有了。

  乡镇级敬老院一般只收有自理能力的五保老人和孤寡老人,每个敬老院基本上也只有一名管理员。沙塘镇敬老院的管理员陈少红告诉记者,平时每周过来两到三次。

  在南宁市武鸣县城厢敬老院,也同样存在入住率低的情况。武鸣县民政局低保办主任路乐荣告诉记者,很多老人不愿到敬老院居住,除了观念的因素,护理人员少、服务不到位也是造成入住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