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 好政策犹如天时——葡萄庄园“春光”美

16.12.2015  10:35

  从随州城区出发,沿迎宾大道一路向前,行至何店镇汪谌村。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钢架大棚镶嵌在青山碧水间,冬日暖阳照射着白色薄膜;置身其间,斑驳的光影映入眼帘,犹如在银色海洋里逐浪。

  随手掀起一个帘子,走进大棚,暖意扑面而来,温暖如春。温棚里,也是一片“春光”,葡萄藤犹如青丝带沿着支架蜿蜒向上,藤蔓长满叶子,生机勃勃。

  “这个葡萄园占地540亩,有600多个大棚,葡萄挂果上市较平常的早两三个月!”湖北安利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斌开门见山地说。

  2014年9月,经亲戚介绍,刘文斌了解到葡萄适应性强、生育期短、市场广阔。与土地打过多年交道的他敏锐察觉商机,觉得种植葡萄大有“”途。说干就干,但不盲目蛮干。当年10月,刘文斌带着团队北上河北秦皇岛、东到山东临沂,参观种植产业园,了解葡萄销售市场,结合随州气候、土壤等要素研究葡萄种植的可行性。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之势让刘文斌怦然心动。学习归来,他迅速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在何店镇成功流转了汪谌村农田580亩、谌家岭村农田640亩,仅用两个多月就建起了一个葡萄产业园。

  “我家有4亩多地,去年全部流转给葡萄基地,每年能得到3500块钱的租金。”一旁的汪谌村二组村民王道海接过话茬。他年纪大了,出门务工找不到事做。如今,他和老伴黄正桃就呆在村里,在葡萄基地务工,一年能挣2万多块钱,家里还喂了猪和鸡。

  像王道海这样在葡萄基地务工的夫妻俩,有20多对。他们忙时到基地里施肥、排水,修枝、剪叶,闲时在家休息。

  “我们村有50%的土地,都由农民自愿流转给花卉基地、苗木基地,有的还就地务工。这一方面增加了村民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抛荒难题。”汪谌村党支部书记沈瑞雄表示。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这像一缕春风吹到我们心坎上。”刘文斌说,好政策犹如天时,葡萄庄园毗邻城区,算是地利,市民的需求好似人和,用葡萄酿酒,发展农家乐,打造观光农业,利用土地规模将达到3000亩,形成名副其实的葡萄庄园,让游客尽情享受庄园生活。(余运来)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