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现场观摩交流暨田间测产活动在荆州举行

03.11.2017  21:23

近日,由省农业科技人才办承担,荆州农科院、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具体实施的农业部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现场观摩交流暨田间测产活动在荆州举行。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相关领导和专家及来自全省粮食主产区农业部门分管和技术负责人及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到江陵三湖农场、荆香缘农业科技公司的项目核心示范区现场观摩,现场测量再生稻再生季产量,并开展了技术培训。荆州市副市长邓应军、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2017年,荆州农科院、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要求开展的“稻—再—肥”、“稻虾共生”等水稻绿色高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运用了病虫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大面积再生稻丰产高效等技术,兼顾优质高产、绿色高效,解决了当前水稻栽培中劳动强度大、肥药投入多、种植效益不高、关键技术入户难等问题。张桂华高度肯定该项目的实施突出了湖北水稻、水产的特色优势,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技术优化,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推动项目向前发展,在全省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促进全省水稻绿色高效综合种养再上新台阶。       

活动现场,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粮油所、长江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测产小组,现场进行了产量测定。项目核心示范区“虾稻共作”再生季示范田理论测产产量为每亩351.4公斤,“虾稻连作”一季中稻测产产量为每亩668.1公斤,“稻-再-肥”高产示范田再生季实打测产产量为每亩305.85公斤。

活动期间,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教授还为与会人员开展了《稻田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技术》、《小龙虾养殖技术》和《机收再生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专项培训。

 

 

 

中国绿色超级稻近五年在海内外累计推广达1.4亿亩
  中新社武汉10月25日电 (马芙蓉 刘涛)近五年来,中国农业科学家培育出具备多个绿色性状(抗2~3种主要病虫害或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65个,育成具备多个绿色性状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水稻品种20多个,在海内外累计推广绿色超级稻面积1.财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