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勤春早,田间地头话改革

08.02.2017  10:10

  2月3日,春节后上班首日。在武汉黄陂武湖农场,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的田间地头就热闹开了。“为给下半年秋播小麦主导品种遴选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筛选了9个新品种进行展示。”绿意盎然的小麦新品种展示园内,农业专家高广金向省农业厅全体班子成员介绍。“小麦、油菜长势普遍偏旺,生育期提早,如果天气正常,预计小麦有效穗数要增加3万至5万。”大家边走过看边议论。“暖冬之后就怕倒春寒。”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提醒。

  这时,大家的脚步在一片翻耕过的地边停了下来。“这是已经碎过的秸秆吧,怎么还有这么长的露在外面?”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问。“是没有碎掉的根蔸部分。”展示中心的同志说。“是不是秸秆没烧掉,田就不太好整啊?”“的确存在这个问题,但为了配合环境保护,必须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是秋播播不下去,播下去了根又扎不进去,倒伏、干旱易发生。”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肖长惜补充道。“那种玉米产值是不是要高一些呢?”戴贵洲问。“要提高产值,农作物结构调整是关键,而调整的重点是枝江、当阳以东一直到黄冈、咸宁。这个区域是我省优势农业区,区域内的3000万亩耕地中有2000多万亩水田,目前有一部分一年只种一季,今后可以发展再生稻5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500万亩、春玉米配晚稻500万亩,其他的可以发展油类和园艺作物500万亩。种玉米正好可以解决农作物结构调整问题,但如果不在品种研究上突破,这3000万亩耕地种玉米的产值比种棉花还低,不利于农民增收。”高广金将他的想法一股脑地说出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下一步关键在于实现玉米品种改良突破。”农业厅一班人纷纷议论。“不仅是玉米的品种,马铃薯也存在脱毒种薯效率发挥不充分的问题。”“除了品种改良,玉米的机播也很重要。

  霏霏细雨中,大家的话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似乎总也说不完。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