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专家提醒:暴雨内涝注意预防传染病和皮肤病

06.07.2016  15:45
  7月6日,全省多地持续暴雨,城市内涝严重。省疾控湖北省疾控中心专家徐静东提醒,接触内涝渍水可能会导致传染病与皮肤病高发,市民出行应做好自我防护,必要时,及时就医。
   预防传染病
  暴雨洪灾期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是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渍水淹没厕所、粪池及禽畜棚圈、生活垃圾及淹死的动物等,往往含有肠道致病菌、病毒及寄生虫卵等。同时,正值盛夏,蚊蝇孳生便利,会加剧病菌的传播。因此,较易暴发细菌性痢疾、伤寒、感染性腹泻这类胃肠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病从口入,往往由于进食不洁食品和受污染的水后感染所致。
  预防这些肠道传染病,首先要做好自我防护。尽量不赤足接触内涝积水,在家中开展灭蚊、灭蝇、灭鼠。不使用积水、污水洗瓜果、碗筷;喝开水或合格的瓶(桶)装水,不喝生水;装水的桶缸等容器要干净;对临时饮用的井水、河水等一定要进行消毒。注意饮食安全,不吃腐败变质或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另外,可适当在菜肴中增加食醋和蒜,既能增加胃内酸度,又能增强胃肠道的杀菌和防御能力。
   预防皮肤病
  内涝渍水中多种病菌可导致皮肤损害,如细菌感染所致的丹毒、真菌感染、被蜈蚣等害虫咬伤等。因此,要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趟过积水的民众,回家后要及时清洗皮肤,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酒消毒;本身有脚气等真菌感染的民众可涂擦药物预防,防止病情加重;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应到医院治疗;做好除虫灭害,防止蚊虫叮咬。
  另外,接触积水过久,容易导致皮肤擦烂、烂脚丫等。为防止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手巾擦拭。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尽量穿长统靴。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刘曲 周文照)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