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县城创建“楚天杯”纪实

10.04.2015  12:0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宜居城市”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之一。拥有“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县城”、湖北省“楚天杯”美誉的兴山县城,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好城市建设战,加快山清水秀、花果飘香、县强民富、和谐幸福美丽兴山的建设步伐,创建一个全县满意的幸福县城,成为摆在兴山县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兴山县被正式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兴山这支生力军开始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随着县城建设的不断完善,整座县城跳动着变化的音符。

  以特色为灵魂,高起点规划县城

  俯瞰整个兴山县城,不论是规划中的新城区,还是正在改造中的老城区,整座新城散发出一股青春的活力。

  兴山县住建局以“以人为本、以绿为美、以水为源”的建城思路,将“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环境城”的理念贯穿于县城规划始终,突出功能分区,突出精品打造和文化特色,高起点规划。根据兴山实际,在城市设计上不求规模、但求特色,着力构筑山区小城镇特色。为加速城市扩张,带动城乡一体发展,将城市规划控制区扩大到8平方公里,并进行合理规划和统一管理。实行东拓南延西控北建中提升及“三城”(古夫-昭君-南阳)空间拓展战略,形成以古夫县城为中心、昭君和南阳齐头并进的大县城建设新格局,努力打造山水园林城、旅游文化城、生态文明城。对各类建筑在体量、高层和外观设计上严格把关,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和样板小区,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建筑特色。

  踏着时代的节拍,围绕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而翩翩起舞的兴山县城,不仅没有给生活在这里的市民带来陌生感,反而进一步满足了市民迫切与时代接轨的需求,增强了与县城的亲密度。

  以经营为理念,高品位建设县城

  县城大发展,建设是基础。本着“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经营发展理念,全县着力实施“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确保运行”的目标,紧紧围绕配套市政设施,完善城市功能这一中心任务,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道路工程。投资40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香溪大道桑树拐和腰子坪延伸段、邓家坝209国道、香溪大道人行道板改造、香溪大道延伸段路幅拓宽、后山道路硬化、移民安置小区道路硬化等城市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总长度达35公里,形成了“四横四纵”的城区路网格局。改造区间泥巴路,更换人行道青石板,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98%。新建和改造道路配套城市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出行。

  给水工程。投资2300多万元完善了城南区腰子坪、城东区邓家坝和城郊居民点主体供水管及古夫-昭君供水主管网,全城供水普及率达99%。建成县污水处理厂运行机制优化试点示范、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置等工程,维修污水处理厂设施设备。加强城市污水管网配套,同步推进城郊管网建设,新增污水管网7.9公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5900米。巩固和优化了市场化托管运营机制,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9%。完善垃圾处理场防渗膜接膜、中场覆盖和排水等配套工程,进一步规范了垃圾处置,县城垃圾处理率达95%。大力整治城内书洞沟、孙家沟、羊圈沟等“臭水沟”,城市环境大为改善。

  绿化工程。坚持景点街道绿化上档次,公共绿地上规模,庭院绿化上水平,乔灌花草相结合抓城市绿化。投资4000多万元,采集大批树冠好、树形挺拔的优良树苗进城,提高了绿化景观效果,形成了桂花一条街、垂柳一条街、栾树一条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绿化。改造升级滨河公园、昭君广场、兴山广场和桔苑小区绿地,完善配套设施,扩大了市民休闲空间。实施香溪河沿岸绿化亮化工程,美化兴山入口通道。同步实施县城周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开展义务造林40万株,使县城内外绿化得到协调发展。

  市政工程。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800多个停车泊位,有效解决了市民停车难问题。配套小车修配及4S店、移民安置小区安全护栏、儿童游乐园等市政公用设施,改善了民生。建成古夫河音乐喷泉、县城亮化美化,丰富了城市景观。城区新建8座公厕,布置了20处市民健身器材。设立和维修公益宣传牌300多块,更换多功能果皮箱250个。引进社会投资新建公益电子显示屏2处。修复古夫河河道生境2700米,恢复河道自然生态水位,提升了城市河道景观功能。

  县城规模不断扩大,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日益优化,使兴山县向现代化小城镇、生态文明宜居县城迈进了一大步,逐步向幸福县城靠拢。

  坐拥山水,在文化古城的熏陶下,住在安逸舒适的园林小区,看着周边不断变美的县城,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工作,骑上自行车,在绿色小道上观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休憩,或许这就是幸福,是在宜居县城里独享的县城幸福吧!

   以创新为手段,高水平管理县城

  县城大发展,管理是关键。住建局在争创“楚天杯”活动的基础上,推行县领导包街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县城管理水平。改革城管方式,治理市容市貌顽症。深入开展“靓洁兴山”县城管理年活动,加大“门前五包”力度,实行占道经营“红线管理”,建筑现场设置防护栏,对沿街建筑工地进行规范管理,净化美化市容环境。在高阳大道和商业街流动经营户较多的地方,设立临时管理疏导亭,分流流动个体商户,有效解决了城区流动经营和卫生脏乱差问题。为擦鞋人员确定地点,统一标识,使人人都有经营场所,彻底规范了城区擦鞋业的无序状态。创新作业机制,提升县城保洁水平。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建立完善环卫清扫保洁工作考评机制,实行清扫保洁人员“三班倒”、保洁车辆全负荷运转,做到繁华地段、主要街道全天候保洁。对沿街门店、背街小巷住户,采取主动上门服务,定时定点清理、上门收集垃圾,确保背街小巷垃圾不上街。在城区重点部位设立垃圾箱、垃圾桶,定时定人清扫,及时保洁。成立环卫保洁应急小分队,加大背街小巷清扫频率和保洁力度,确保环境卫生不留死角。打破巡查时限,确保管理不留空档。城管队伍坚持“白加黑”、“5加2”、“8加6”工作机制(即“白天加夜晚”、“每周5个工作日加2个休息日”、“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加早中晚6小时”),在高阳大道、丰邑大道、昭君路等城区重要路口设置执勤岗亭,全天候轮流值班,城管、环卫组成巡逻专班对渣土上路、流动摊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的行为,采取“严防死守”、“重点整治”、“合理疏导”等办法,确保管理不留空档。

  县城变化并没有为市民带来陌生感,反而提供了更多的生活便利,工作、生活的压力骤然间变得没有那么大了;因为休闲好去处的增多,与朋友、亲人的感情似乎更加亲密了。“宜居城市”建设让市民的生活悄然变化,没有过多地鼓吹幸福,但幸福感油然而生。难道这不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幸福标准么?或许,幸福就如童话中的花儿一样,常常在精心浇灌下不经意间盛开。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