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秸秆的那些事

04.12.2015  21:06

 

图为:袁湖村属于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稻秆如何处理,是绕不过去的难题。张欧亚摄

 

图为:省环保厅引入无人机,实时监测秸秆露天焚烧情况。

 

图为:用拾捡压捆机快速回收秸秆,这样的机械化收割就不会留下“秸秆后遗症”。(由省环保厅提供)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欧亚 王理略 通讯员巫勇 余桃晶 孙瑾 昨日,今年最严重雾霾继续笼罩北京。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之际,这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上月20日,我省孝感也曾出现空气污染爆表,空气质量指数(AQI)“一度达到500”。所幸,经本报记者与环境监测部门确认,这次爆表实为仪器故障,只是一个误会。

   不过,孝感因秸秆焚烧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此前一度存在。今年9月,该地还曾被省环保厅约谈。

   面对约谈,孝感方面是怎样做的?农民又为什么要烧秸秆?最近一个多月,记者在孝感市孝南区进行了深入调查。

   种粮大户的纠结

   10月29日早上,袁墩海匆匆起来,在液化气灶上煮了一锅粥,就下农田去了。

   今年60岁的袁墩海,住在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一组。他有两块稻田,一块40亩,一块30亩。这70亩地,除了自家的三四亩外,大部分是从外出打工的邻居那里流转过来的。40亩的早稻已经收割,30亩的晚稻也就要开镰。

   当然,今天的“开镰”和过去完全不同。过去开镰,是人工下到地里,一把一把用镰刀收割,然后打好捆,扛到操场上打场。

   而今天都是机械化操作,请机械手,每亩地90元,收割过程中稻粒和秸秆自动脱离,一两天就收割完了。但是,稻田里还是会留下一截稻茬,他每年都要纠结的,就是这些稻茬和秸秆要不要一把火烧掉。

   路上,他习惯性地抬头看看天,头顶并没有巡查的飞机掠过。但是,他还是不打算把那余在早稻田里的秸秆,一把火给烧了。

   他知道,即使侥幸逃过飞机的侦察,以及区、镇干部的监控,村里的禁烧协会和邻居们,也会与他过不去。

   副局长的压力

   就在袁墩海手搭凉棚看天上的飞机时,朱少杰来到办公室,就急忙打开国家环保部的卫星云图,查看孝南区有没有监控到火点。这是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

   朱少杰是孝南区环保局副局长。见到记者第一面,他就坦言,压力大啊!

   他告诉记者,辖区有没有烧秸秆,卫星云图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又处在通往随州、襄阳、十堰的交通要道,省环保厅的无人监察飞机,每天巡视时都要从上空经过,哪里有火点,哪里有烧秸秆后留下的黑斑,无人机看得一清二楚。

   朱少杰查看卫星图时,孝南区陡岗镇的镇委副书记杨先勇,也在盯着云图看。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队长刘志刚则带着几辆巡查车走村串户,一边宣传,一边巡查。

   朱少杰说,现在很多村镇干部都学会了看卫星云图。如果谁的责任区上了“卫星榜”,那就麻烦大了。

   孝感市在今年9月被省环保厅约谈后,各级部门加大了治理焚秸秆顽疾的力度。此前的早稻收割季节——“十一”前后,孝南区环保部门和相关村镇干部,整个假期没有休息一天,六台巡查车从清早一直跑到晚上十点。

   环保厅的无人机

   近几年,我省年产秸秆3000多万吨,大量秸秆被付之一炬,严重污染空气,加重土壤板结。

   今年2月1日,省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5月1日,《决定》正式实施。此后,省环保厅引入无人机、遥感卫星等高科技,实时监测并制止秸秆露天焚烧情况。

   袁墩海经常习惯性地看天上有没有飞机,就是《决定》实施后,省环保厅投放的监察飞机。

   今年秋季,省环境监察总队共安排了5个飞行巡检小组,采用固定翼和6旋翼无人机结合的方式,对确定的重点区域每天巡检。如在鄂东南、江汉平原、鄂西北三大区域,每天一架无人机全天候巡检,还有两架待命,随时进行火点复核。

   每个飞行巡检小组由1名遥感飞行操作员和1名地面数据分析人员组成,无人机为一飞一备。6旋翼无人机轴距普遍在0.7米以内,共有6个螺旋桨,充电15分钟可飞行20分钟。进行巡检时,它要进行录像,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情况,确定火点具体位置,并将实时监测图像传到指挥中心,结合地面执法检查,核实着火点具体信息。

   自8月29日以来,全省通过无人机巡检已发现火点和黑斑(焚烧过的痕迹)几百个。一旦发现火点将实时进行拍摄(照)取证,及时通知地方环保部门进行现场处罚,并当天出具监测日报。

   9月18日,因秸秆禁烧监管不力,孝感、荆门、仙桃3地政府领导被约谈。

   村委会的责任状

   11月初,一家官方微博转发了一组外省某地关于禁烧秸秆的雷人标语:“焚烧秸秆日,就是坐牢日;地里冒股烟,拘留十五天;人生道路长漫漫,焚烧稻茬找难看;飞机已经上天,地里不准冒烟……

   相比,记者在孝南区看到的标语要温和的多,以正面引导为主。如陡岗镇的标语:秸秆还了田,田地能增产。

   朱少杰说,在监控的同时,他们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今年全区仅发现过两个火点,都及时进行了处理。处理过程中,根据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当事人的态度,主要采取了温和的方式:譬如,第一次发现火点,按规定罚款100元,若整改及时彻底,给予退还。

   在袁墩海所在的袁湖村,村委会副主任彭秋华告诉记者,村民自发组织了禁烧协会,谁烧就影响了全村荣誉,大家都不会答应。

   村委会张贴着大红色的《陡岗镇秸秆禁烧责任状》:对出现一处冒烟冒火的村组,扣除村支部书记、包组干部绩效工资各100元,出现两处的各300元,三处及以上的,则各扣除500元,对支部书记进行诫免谈话,包组干部进行纪律处分;一天发现三次以上的,包组干部免职,村支部书记记大过一次,并扣除全年绩效工资。

   被改变的传统

   很多人认为,烧秸秆是农村多年的传统。其实,农村的传统不是这样,而是用于生活——无论是浩然的《艳阳天》,还是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有大量这样的描写。

   那时,农民把稻谷收割、运回稻场人工脱粒以后,秸秆是在房前屋后码成堆的,可以用来烧火做饭,也可以当作牛马的饲料,还有的做成提篮或工艺品。

   那高高的草垛,有时也会被孩子们悬空挖出一个长长的“地道”,经常成为孩子们躲猫猫、翻滚打闹玩游戏的天堂。

   宝塔形的草垛,也自成农村一景。

   ——烧秸秆,只能算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生活改变后的“传统”。

   袁墩海回忆,烧秸秆大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机械化收割机渐渐进入农村,喂牛马的少了;农民先是用上了蜂窝煤,随后又用上了电饭煲,后来又有了更清洁便利的液化气,一个电话,就有人送气上门。

   更关键的是地里的成本。袁墩海算了一笔账:单单是“深耕翻”一项,每亩地就增加成本90元,请一个劳力一天至少就得100元。

   把秸秆付之一炬,对农民来说,既省去了收运秸秆的时间和劳动成本,又烧死了田间的杂草籽和害虫虫卵。袁墩海认为,虽然这也烧死了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和有效磷,但农民对比后发现,焚烧秸秆以后的土地长出的庄稼杂草少,虫害轻。

   收购企业的难处

   孝南区肖港镇的湖北中凯公司,是一家以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形成炭、气、油、醋联产的新能源产业公司,年消耗农林废弃物1万余吨,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该公司厂房,面对一堆堆稻秆,董事长汪远雄却向记者诉苦:“别看现在秸秆多,但收秸秆很不容易。要不是镇政府送来秸秆,凭企业自身很难收到这么多。

   目前,肖港镇一带的秸秆实际价格为300元/吨至360元/吨不等,而中凯公司经过成本核算,收购秸秆最高价只能在180元/吨。因为,燃气价格定在3元/立方米,加上企业建设、运营、生产都需要费用,企业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收购。

   100多元/吨的差价,着实让人头疼。汪远雄说:“农民种地不容易,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如果让他们花钱将秸秆运到企业,或送至我们设置的收购点,无疑会给他们增加费用。加上收割秸秆耗时耗力,农民从中又无法换来等值的经济效益,自然觉得不如一把火烧掉。

   “今年是镇政府‘自掏腰包’解决了秸秆运输费,今后怎么办?政府不可能总是贴钱搞运输吧?”汪远雄担忧。

   而作为农户,不烧,难以继续下个季节的播种,烧又违法。两难之下,甚至有人想抛荒。

   袁湖村结合地势低洼、墒情足的特殊条件,今年试着这样推广:在稻谷收割之前,直接先在田里撒麦种,看收割后麦种能否均匀发芽。效果到底怎样?还得来年检验。

   预警中心的“快报

   今年以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控预警中心一共发出14份《湖北省空气质量异常应急快报》,一般是针对突发的空气质量异常过程进行分析、预报和预警。

   该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陈楠介绍,14份应急快报中,有4份涉及了秸秆焚烧。

   陈楠说:“每次出现污染情况,我们会进行综合分析,现在的大气污染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大多数时候以复合型污染为主。对于夏收季和秋收季时期出现的污染,我们不会只根据监控数据分析,还会参考遥感卫星监测火点、无人机巡查火点的数据,综合判断分析。

   让人欣慰的是,省环保厅监测显示,11月下旬以来,孝感市空气一直处于较好状态。

   看来,《决定》实施半年,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秸秆露天禁烧收效明显。但是,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在摸索中解决。

   链接

   北京遭遇今年最严重雾霾

   据新华社电今年以来的华北最严重雾霾已进入第5天,京、津、冀、晋、鲁、豫普遍出现严重污染,污染物在区域内积累、滞留,并随风场变化互相传输影响。

   11月30日,北京地区PM2.5浓度从6时的57微克/立方米,急剧上升至18时的526微克/立方米,部分站点出现超过900微克/立方米的极端峰值。1日,污染虽有所回落,部分地区能见度依旧是200-500米。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研判,近期北方地区的降雪降温过程,导致区域燃煤采暖消耗量大幅增加;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道路拥堵加剧,机动车污染排放也显著增加。此外,华北近期大范围处于“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助推了污染持续积累。

   1日晚间起,冷空气影响北京地区,预计雾霾将自西向东逐渐消散。

   这几天湖北空气还不错

   接连几日,我省多地遭遇大雾天气。尤其是北京遭遇严重雾霾,让不少人产生联想,担忧起湖北的情况。

   这几天,湖北是真的空气质量不好吗?记者联系了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该站大气复合污染自动监控预警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陈楠表示,近几天,省内天空能见度不高,主要因为大雾引起,而非雾霾。

   “从监测数据看,最近全省空气质量不错,和北京不同,湖北空气中的颗粒物并不多,多地处于‘良’的级别。

   记者也查询了湖北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实时发布系统。截至昨晚18时,全省17个市州中,武汉AQI小时值最高,为79,但仍处于“”。而潜江和神农架空气质量最好,达到了“”,AQI小时值为41和44,其他市州的空气质量也都处于“”。

   对于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也根据气象预报等进行了预估:全省17个市州中,除神农架为“”,其他地区全部是“”。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