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5月8日至7月5日,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武汉大学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1年9月3日,中央巡视组向武汉大学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我校党委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决落实巡视整改重大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学校党委书记自觉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协同发力,健全工作机制,细化整改方案,压实整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办检查,确保了巡视整改任务落实落地、见行见效。根据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我校党委制定了包含6个方面17大类50项整改任务159条整改措施的整改方案。截至2022年3月31日,159条整改措施已完成152条,尚未完成的7条整改措施均按计划推进中;涉及具体事具体人的事项都有整改结果或处理意见,长期坚持的事项均构建了长效机制并在有序推进中。
一、扛牢主体责任,以紧抓敢抓的担当践行“两个维护”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巡视整改的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
1.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学校党委通过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会议、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提出的严肃要求当作学校做好巡视整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到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学校党委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对人民不负责。学校党委坚决扛起整改主体责任,以高质量整改推进高质量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检验高质量整改,全力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满意答卷。通过学习,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了“两个维护”,坚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决心与信心,增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深入研究,全面部署。巡视反馈会后,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会议,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读反馈意见精神,研究学校巡视整改工作整体部署和工作方案;集中整改期间,召开10次党委常委会会议、20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会议,对学校巡视整改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统筹推进;召开2次党委全委会、1次工作布置会和1次党委系统工作通气会,通报选人用人工作情况等专项检查反馈意见,对巡视整改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并要求全校各单位将巡视整改作为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层层压实整改责任
1.健全机制,加强组织。学校党委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巡视整改工作,严格把握整改工作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立8个工作组。健全决策、督办和分工协作机制,每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听取整改事项进展、研究问题困难、讨论拟销号事项;每周召开一次常委会会议或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整改过程中需要提交决策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每两周开展一次督办,上紧整改责任链条;每两周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研判整改进展情况,审核拟销号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2.强化责任,以上率下。学校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会议、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等,亲自研究、亲自部署推进整改工作;2次带队到基层一线现场调研、督导整改工作,4次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推进整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作为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主持召开4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推进相关整改落实工作,并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督导有关单位,深入了解整改进展,督促指导整改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主动认领任务、落实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整改工作,并通过240余次专题会、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电话督办等方式,对分管、联系单位巡视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有计划、有步骤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落实;全校各单位均参照学校方案制定了本单位的整改方案,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压实的责任落实格局。
1.科学制定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清单。针对巡视组反馈的所有问题,学校党委做到真认账、不推诿,真反思、不敷衍,真整改、不应付,制定了包含6个方面17大类50项整改任务159条整改措施的整改方案,确定了18个牵头单位,每条整改措施都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2.严把整改标准,力戒整改打折扣。为保证整改效果,提升工作效率,学校党委明确了整改事项到位的整改方式和评价尺度,提出了“改、补、建、究”四字要求。采用分工负责、承诺践诺、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的方式,开展8轮整改督办,对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对整改任务实时跟进、定期研判,完成一件,销号一件。对拟销号的事项通过牵头单位自评、分管校领导审核、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评和领导小组会议最终审定等四个环节才能正式销号,并要求销号事项提供支撑材料,建立“一件一册”台账,确保整改措施完成质量和支撑材料完整详实。
3.强化监督和追责问责,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学校党委修订《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实施细则》,为提高追责问责的规范性、精准性提供制度保障。梳理巡视整改事项中涉及追责问责事项,形成条目式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及时跟进整改情况,为追责问责提供依据。在推进巡视整改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师德师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与巡视整改相关的5个重点领域抽取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公开通报。纪委书记就巡视成果运用对2个单位领导班子进行集体约谈,切实强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四)强化系统观念,坚持标本兼治
1.坚持系统谋划,一体推进整改。学校党委坚持“1+6”(1个主项和6个专项)重点突破和全校“一盘棋”同步推进,针对此次巡视组对选人用人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反馈意见、上次中央巡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和非主业领域腐败问题分别制定了专项整改工作方案,并将领导班子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检视问题纳入巡视整改,一体推进整改,做到问题全纳入、整改全覆盖、落实不打折。
2.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整改长效机制。在整改过程中,学校党委强化系统观念和顶层设计,既紧盯具体问题,又重在治“本”、根除病“源”,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既解决实际问题,又对工作进行整体思考和战略考量,避免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集中整改期间,学校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内监督、基层党组织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或修订37项制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
3.坚持“三个结合”和“四个融入”,统筹推进巡视整改与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坚持将巡视整改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谋划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推动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把整改融入学校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集中整改期间,47个分党委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累计485项,完成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52项,切实将整改成效转化为凝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强大效能。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真抓实抓的行动确保巡视整改落地落实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等与高校密切相关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纲”和“魂”。组织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以及各级各类培训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路径,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进一步抢抓机遇、积极担当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涵养优良教风学风,不断完善一体化、全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研谋划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切实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学校连续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我校2名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各类排名中稳居国内高校前列;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综合成绩排名中稳居前茅。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健全机制,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一是建立理论学习统筹机制。加强理论学习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统筹安排好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学习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的学习内容,确保学习质量和效果。集中整改期间,组织3次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量子科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重要论述进行了专题补学,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进行了专题学习,校领导班子聚焦贯彻党中央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方面的决策部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深入谈体会、谈感悟、谈思考,学习成效显著提升。二是建立“学习—贯彻”一体化机制。把传达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会议的首要议题,及时跟进学、专题研讨学、贯彻落实学,坚持将理论学习与研究部署学校重大决策、重点工作有机结合。集中整改期间,召开10次党委常委会会议,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系列最新重要讲话以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工作,聚焦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引育、师德师风、对外交流合作、学科发展、科技创新、教材建设以及宣传思想工作等方面,研究部署了贯彻落实具体举措。三是健全理论学习贯彻跟踪机制。加大督办力度,执行定期跟踪督办理论学习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党委常委会汇报的制度,同时加强对全校各单位开展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落实。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积极谋划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入思考明确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编制和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组织召开50余场多层面、多主体的专题研讨会、咨询审议会,广泛征求意见千余条,谋划确立学校发展至2025年、2035年和2050年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使命责任和发展路径,并形成广泛共识。二是结合实际谋划布局。聚焦“国之大者”,深入思考对标,谋大事、办实事。召开校领导班子专题研讨会,以《把握战略机遇,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大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和“瓶颈”,就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调整和布局,传统非优势专业学科转型发展,工学、医学学科发展等学校发展的难点、重点工作进行了谋划和部署。三是统筹推动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制订并推进实施“十四五”期间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八个发展任务和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以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一流大学治理体系、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等四项改革攻坚任务,统筹推进育人体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成立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出台并推进实施《武汉大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建立各单位定期向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书面报告改革举措推进落实情况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重点改革事项落实到位。
加强学科前瞻性谋划布局,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一是科学谋划学科发展路径。结合《武汉大学学科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0年)》,编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围绕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及评价机制改革等核心建设内容,坚持整体谋划,强化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5-10年学科重点布局和建设目标;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制定“基础登峰、主干强身、传统鼎新、交叉会聚”4大学科建设计划。聚焦重点建设任务精准发力,构建结构协调、互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学科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二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系统梳理并优化完善了“十四五”期间学校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的布局规划,进一步加强国家战略需求专业的布局建设;完善了专业“增、停、撤”机制,2022年新增6个专业,停招4个专业,撤销5个专业。进一步健全学位授权点增设、评估、预警、调整与退出机制。结合学校发展需求,适时优化调整学科建设与学院(系)组织架构,停止专科招生;高起点重组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将印刷与包装系改建为图像传播与印刷包装研究中心。三是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5个交叉学科群,明确各学科群建设的目标、举措和预期成效并加快推进实施。进一步推进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为学科间相互支撑、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推进“临床医学+”行动。
进一步提升政治建设自觉性,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一是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对学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清单中提出的6大方面75条举措进行跟踪督办,督促学校各级党组织切实负起党的政治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彻到学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推动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深入开展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专项行动,细化47条任务举措,充分发挥党的教育方针权威性指导性地位和作用,引导各单位自觉对标对表党的教育方针,把牢政治方向,明确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和教书育人质量。三是以章程修订为核心,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成立章程修订委员会,组建章程修订工作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严格按照《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推进学校章程修订工作。结合学校“制度建设年”相关要求,统筹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对学校662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汇总,废止规章制度和其他规范性文件92项,在党建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等领域出台或修订了一批制度,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思政工作的系统谋划,进一步健全完善思政工作体系。一是加强系统谋划。研究出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十四五”专项规划,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纳入新一轮“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在年度工作要点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中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相关要求,全面系统谋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以构建一体化的工作体系为重点,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加紧推进“十大育人”“五个思政”体系建设,一体化、全贯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渐完善,具有武大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二是深入推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建设,汇聚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学科研究力量,组建学术团队,设立研究专项,启动第二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读阐释工程”,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进一步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把握和学理化阐释。推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丛书”。加强武汉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建设,发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案例学术成果,为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三是加强课程思政的分类指导。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修订完善各教学单位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整体推进“一院一策”,落实“一院一特色”;通过召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示范学院交流会、课程思政约谈会、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等,进一步凝练成果、推广经验。四是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落实思政课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制度,将思政课建设列为“一流学科”建设培优行动,以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教学;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改革创新项目,研制“五开放、四联合、三师授课大协同”教学模式,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升;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系,开设思政选修课《中国共产党历史》,推进与新版教材相适应的慕课3.0版更新建设,完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慕课更新录制工作,思政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思政课教师相关职称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畅通思政课教师选聘“绿色通道”,思政课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
加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一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面向16个教学班开设本科生通识必修课《中国精神导引》,累计选课学生逾1500人,拟于2023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面向全省高校开设《伟大抗疫精神》课程,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二是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2021年共举办5期“升国旗仪式和在国旗下讲话”活动,做到每月有主题;有效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纪念日等大型活动契机,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加强学生先进党支部接力宣讲,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博士生宣讲团、青年讲师团、“榜样珞珈”宣讲团等组织,积极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武大研行”、博士生基层服务团,引导学生深入一线、服务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资900万元建设的武汉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投入使用;建立“校—院—班级—寝室”四层危机干预网络,开通生命热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等,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排查与心理危机干预,加强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四是加强学生就业教育。出台《武汉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就业的若干措施》《关于构建武汉大学高质量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意见》。开展“筑梦西部 奋斗基层”就业领航计划,大力推进西部选调生工作。2021年,学校表彰自愿到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的毕业生人数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五是完善征兵工作机制。建立年度全校征兵工作推进会制度,加强征兵工作宣传力度,把学生征兵工作纳入学院(系)学生工作考核。
树牢以教书育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导向。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评价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各学院(系)在编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达到100%。开展“十佳教师”“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等各类师德楷模评选表彰活动,2021年学校1个教师家庭入选教育部首批教育世家,1名教授获评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以课堂为中心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累计举办近300场“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交流活动;建设高质量跨学院公共基础课,本学期已开设13门跨学院公共基础课,惠及19个学院(系)学生5800余人次。三是启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武汉大学202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强化育人为本,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四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武汉大学“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成立专家指导组,强化教材建设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及时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程教材;启动“研究生教材建设培育项目”,首批立项研究生培育教材31本;落实教材选用审核机制,更新学校教材信息库。2021年,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由我校教师任第一首席专家;学校作者主编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五是坚持推进“五育并举”。完善推免生综合素质测评及加分指导意见,在推免工作中增加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分考核环节,在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工作中将“德育”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超市、校园文化活动超市两大品牌进行改版升级,创新“珞珈金秋艺术节”“周末艺苑”等活动平台,整合校院两级文艺类社团、学生会研究生会文体部形成美育联盟,成立“珞青合唱团”,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春珞珈、红色珞珈”美育产品;强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中的劳育元素,建立实践信息平台和劳动教育育人基地,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成长。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增强队伍稳定性,提升辅导员工作质效。一是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出台《武汉大学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辅导员岗位调动工作要求,严格辅导员转岗程序。二是加大辅导员选配力度。2022年共计划招聘辅导员36名,通过学校官微推送、重点高校现场宣讲等方式加大招聘工作宣传力度,届时专职辅导员师生比将达到1:200。三是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落实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优化辅导员专业技术岗位的评聘标准、评聘方式和评价核心指标,进一步畅通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渠道。四是加强辅导员培养培训与管理考核。构建分层分类分段培训体系,拓展辅导员工作平台,整合创建7个辅导员工作室,持续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2021年9月评选出年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14人、辅导员标兵5人,树立辅导员工作标杆。
强化协同联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教书育人中心工作。一是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沟通和联动机制。不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师德师风建设和巡视整改重点工作;定期就师德失范行为排查、处置等情况进行沟通研判,及时化解潜在风险,依规依纪妥善处置。二是强化典型引领。积极推荐选树杰出教学奖、“荆楚好老师”特别奖、“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社科人”等一批师德典型;持续开展校内教师荣誉评选,选树师德标兵、医德楷模、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等各类先进典型59人次,发挥师德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全方位营造学校尊师重教良好风尚。三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审核把关。严格落实“教师党支部—院系党委—职能部门—学校党委”逐级把关程序,把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作为专业技术岗位聘任、聘期考核的首要条件,切实发挥分党委和教师党支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政治把关作用。四是坚持德法并举。在全校深入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突出明师德要求、强“四史”教育、学师德楷模、遵师德规范、守师德底线,纵深推进学习教育落细落实。在新教工岗前培训、导师上岗培训等活动中开设师德师风专题,引导教师明规矩守底线;开展“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加强科研诚信教育,营造风清气正学术生态;结合教育部师德失范典型案例通报,在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党委系统工作通气会和二级单位教职工大会上开展师德失范警示教育,编发师德警示教育案例,引导教师以案为鉴,守牢底线;组织开展师德师风问题专项清查,严肃学术不端等师德失范问题查处,落实结果运用。
涵养优秀教风学风,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规范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出台《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岗位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将严格政治要求、涵养培育高尚师德师风等作为导师遴选上岗和岗位管理基本要求;专门设置师德师风专题课程,完善导师培训体系建设,开展314位新遴选导师的线上线下培训;建立全校各培养单位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导师培训机制,实现导师培训全覆盖。二是加强教学指导与培养过程中的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学生信息员和教学督导、网上评教等常态化课堂教学质量督导机制;开设《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慕课,分阶段覆盖全体研究生;完善学术创新奖评选、助教岗位管理实施细则等2项制度,开展研究生优秀教学业绩奖评选和导师育人方式创新项目经验交流。在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中,设立学术诚信板块;以破“五唯”为导向,指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完善奖学金评选细则。坚持学术不端“零容忍”,加大先进事迹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问题论文整改要求,加强制度执行,落实答辩后论文修改制度,组织专家审阅博士学位论文;开展抽检发现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整改情况督导复查,对8个重点学院开展现场督导;落实问责机制,在公布2022年硕士、博士生招生简章前,核定并严格落实相关单位招生指标扣减;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和整改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负面清单。四是完善分类分层的教风学风建设机制。通过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以加强学习帮扶、开展正面引导为重点,促进教风学风建设在本研阶段有效衔接。在本科生中依托“学习邦”志愿服务项目,招募志愿者,开展学习帮扶服务;组建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室;举办本科生班级导师示范班培训。完善科学评价体系,研究制定本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办法指导意见,加强对学业成效的考核力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以涵养家国情怀、培育学术创新能力、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教育、强化科学评价和典型示范等为重点,开展“科研报国,创新强国”系列活动,实施“明诚崇学”科研育人计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术诚信意识。
加强谋划,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一是成立学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由校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及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学校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集体研判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研究谋划学校科技发展重大事项。开展10余场专题调研,建立科技工作总结和科技工作推进机制,每年1月召开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布置会,每年7月召开科技工作推进会,围绕“四个面向”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持续加强协调沟通,大力推进武汉光源建设。成立工作专班,汇聚专业团队,持续与省市区相关部门沟通,完善武汉光源设计定位及项目建设方案,发起成立武汉先进光源研究中心。现已完成省内立项评估程序,学校将持续与省、市、区保持密切沟通,协助湖北省政府做好窗口指导期论证。三是召开学校科学技术大会。大会报告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结合国家“十四五”科技规划,谋划未来5年学校科技发展方案。2021年12月2日,学校科学技术大会顺利召开。
积极推进重大科研平台建设,提升服务国家科技战略能力。着力突破世界前沿科学难题,培育国家级实验室。认真梳理研究学校现有的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情况,形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体化运行。
增强科研实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一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建立科研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开展科研机构综合评估,集中撤销40余家管理松、经费少、成果弱的虚体科研机构,校级科研机构数量进一步压缩;加强对科研机构管理团队的选任、管理和考核,集中调整一批科研机构负责人、交流一批专职管理干部,机构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制定自然科学领域科研机构分级分类建设方案,修订《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二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目标,推进有组织的重大科研攻关。在自然科学方面,进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鼓励学院(系)和科研团队聚焦“四个面向”,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进一步理顺科研平台发展思路,产出重大成果,202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设置智库研究高级岗位、启用新文科研究大楼,为文科高水平人才群体和重大科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科研服务支撑。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数、年度项目数、后期项目数均名列前茅。三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主动对接教师团队和重点项目,加强成果推广。中心启动运营以来,受理学校69个教师团队专利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共计223项。四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一流学科为引领,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将智库成果纳入科研人员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引导、激励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等一流学科围绕党和国家及社会重大需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对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深度融入国家立法、司法实践,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加强武汉大学大健康法治研究中心建设,出版《健康法治蓝皮书:中国健康法治发展报告(2021)》,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大健康立法;组建专门研究团队,编写《数字治理的法律逻辑》学术专著,积极服务数字经济法治建设。
(二)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提高思想认识、理解内涵实质,通过专题研讨、交心谈心、深刻坦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学校领导班子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贯彻执行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各类决策会议制度,集体研究决策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切实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明晰学院(系)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界限,指导督促学院(系)党组织发挥好政治功能。
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一是校准认识偏差,凝聚共识。领导班子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行了专题研讨,所有班子成员均结合学习内容谈体会,进一步校准认识偏差。高质量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班子成员间开展谈心谈话170余次,充分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进一步凝聚共识;会上,班子成员进行深刻对照检查,剖析问题根源,并进行了开诚布公的相互批评,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二是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修订《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分党委工作细则》《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党支部工作细则》等并强化执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三是精简清理学校议事协调机构及临时机构。全面梳理各类“领导小组”“专项工作小组”,调整依法治校、思政工作、人事人才工作、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等议事协调机构,并建立了根据工作需要精简、清理的动态调整机制,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作用进一步强化。
完善制度,进一步厘清权责边界。一是完善有关决策会议机制。修订《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议事规则》《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武汉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武汉大学专题会议议事规则》,明确各决策机制的议事范围,厘清议事边界,规范议事程序。二是强化决策会议议事规则执行。制定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题申报指南,进一步强化决策会议的组织筹备、议题审查把关和衔接协调;严格落实好会前汇报制度,提高决策性会议的质量和效率。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高效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强会议决策督办。每次会前对往次会议决策事项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汇报,并对未完成的重点工作进行持续跟踪督办,提高决策的执行力,保障决策贯彻落实到位。集中整改期间,学校党委书记2次带队到基层调研、4次召开专题会亲自督办。
强化调研督导,进一步加强学院(系)两个议事规则的执行。一是细化学院(系)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决策范围、程序。按照教育部示范文本修订《武汉大学学院(系)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武汉大学学院(系)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厘清议事界限,细化议事决策范围、程序,并要求全校各学院(系)再次对本单位议事规则进行修订完善。学院(系)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界限进一步明晰,议事制度更加完善。二是强化对学院(系)党委执行两个议事规则、发挥政治功能情况的调研督导。将两个议事规则纳入学院(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党建工作考评等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召开分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代表座谈会,党组织书记联席会,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分管校领导和学校职能部门定期列席二级单位党委会会议或党政联席会议,加强对各二级单位落实两个议事规则的督促与指导;进一步加强制度学习、厘清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强化议题分类和前置研究,加强决策督办。学院(系)领导班子遵守和执行议事规则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执行更加规范,政治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学校党委充分认识到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坚持从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层层压实政治责任,补齐阵地建设短板,加强正面引领,防控风险隐患。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构建系统、完备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武汉大学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切实担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精准把脉,不断提升正面引导的有效性。加强师生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举办教职工岗前培训班、辅导员培训班、教育系统舆情工作视频培训班,召开全校学生安全工作会议、主题党团班会,增强师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加强网络思政工作,丰富理论学习和网络思政供给。
(四)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学校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决贯彻严的主基调,层层传导全面从严治党压力,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力支持纪委履职尽责,加强对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的检查和督促,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廉洁风险防控。学校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以优良党风树校风、带教风、促学风的氛围初步形成。
增强管党治党责任意识,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能力。一是健全学校管党治党工作机制。成立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发挥好领导小组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作用。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深刻分析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专题研判部署、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二是开展专项检查监督。对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党群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抽查,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三是强化廉政风险预警。坚持每年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对涉及基建工程、资金管理、校办企业等廉洁风险较高的单位走访检查,强化压力传导,廉洁风险系统治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四是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追责问责。对存在廉洁风险岗位的干部进行交流调整,强化廉洁风险防控,干部担当作为氛围进一步浓厚。
明晰责任内容,层层传导压力。一是进一步健全责任清单监督检查考核机制。组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党群部门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情况开展自查;督促二级单位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目前全校各二级单位已全部制定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并将二级单位制定和落实责任清单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内部巡视重点,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落地。二是严格落实校领导指导分管联系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度。校领导主动对照检视,增强履行“一岗双责”自觉和能力。通过对分管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从“以下看上”的角度进一步督促校领导落实督导责任;坚持做好干部任前谈话、交心谈心工作,对新任职的中层干部提出廉洁从政的明确要求,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指正,切实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出台《中共武汉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同级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推进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实。学校纪委书记召开8次纪委书记办公会对专项检查、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分析等工作开展研讨,并就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范问题对有关单位开展班子约谈、谈话;分管组织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开展干部任前谈话47人次。
营造“严”的氛围,坚持“严”的主基调,落实巡视主体责任,提升巡视质量。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党委责任。学校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作为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参与第九届第七轮、第八轮巡视工作方案、第七轮巡视成果运用方案和第二轮巡视“回头看”方案制定,亲自走访调研5家单位,督促抓整改工作。二是加强巡视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修订《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巡视工作办法(试行)》《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试行)》等4项规章制度,更新校内巡视观测要点,巡视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巡视办、纪委监察部、组织部等部门巡视沟通协作机制,巡视联动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强化巡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巡视干部培训,巡视干部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在巡视反馈、成果运用等环节坚持见人见事。约谈有关单位班子成员,责令有关单位作出书面检查,调整有关单位党委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整改工作,以巡视成果实际运用推进巡视质量提升。
强化整改,坚持动真碰硬,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及时解决困难,提高整改执行力。二是加大教育提醒、问题通报力度。加大纪法教育,参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对科研经费管理等5个重点领域开展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动真碰硬的整改氛围初步形成。三是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出台《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意见》,制定科研经费使用负面清单,追责问责的规范性、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新提任中层干部廉政谈话、全校警示教育大会、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已形成长效机制,做到分层分类、上下联动、全校覆盖。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编发《作风建设实用手册》《科研经费使用手册》,加强党纪法规解读和案例警示,形成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全域推进的共建共享格局。
全力支持纪委履职尽责,统筹加强学校纪委队伍建设。一是支持纪委充实纪检干部队伍力量。进一步做好学院(系)纪委设立或纪检委员配备工作,在有关学院已设立纪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规模和工作实际需要,新增一家纪委;在其他未独立设置二级纪委的学院(系)分党委确定一名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兼任纪检委员。目前全校35家学院(系),有4家设立纪委,31家配备纪检委员。二是加强纪检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和工作指导。通过理论研讨、实践锻炼、工作例会等推进纪检队伍政治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举办2021年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组织全校专兼职纪检干部进行学习培训。通过每月二级单位纪委书记例会、抽调纪检干部参加专项工作、参与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处置等方式,强化纪检干部工作交流、实践锻炼,纪检干部监督执纪水平进一步提升。
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不断提升监督效能。一是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出台《中共武汉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制度;学校纪委书记带头强化压力传导,约谈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参加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及各类议事会议监督学校领导班子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开展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情况检查,督促校领导班子和19家党群部门以及相关单位提交自查表和报告;对全校47个分党委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篇章情况进行摸底并对13个分党委进行实地检查。二是破解同级监督难题,强化日常监督。出台《中共武汉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同级监督的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对学校各级党委(党组织)及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同级监督制度体系;加强同级监督队伍建设,增强日常监督力量。三是强化对非主业领域的监督力度。组织11家二级纪委、派驻纪检组开展所在分党委2021年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学校纪委书记在巡视集中整改期间,召集三家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开展谈话,对有关单位开展班子约谈、谈话,带队前往5家涉重点领域单位走访检查;通过干部调整,加强有关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对非主业领域领导班子就加强廉政风险管控进行集体谈心谈话。
健全机制,加强监管,进一步做好基建工程风险防控工作。一是加强工程建设成本控制。针对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结算等环节,全面梳理、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项目预算管理,进一步加强设计招标的规范管理;修订《武汉大学建设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实施细则》,持续加强施工过程中合同造价变更的管理,收紧审批权限,无论变更金额大小一律上会研究,并结合工作实践和整改要求,修订《武汉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实施细则》。二是加强建设工程审计监督管理。修订《武汉大学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规定》等4项建设工程审计制度,审计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部门职责更加明晰。加强招标控制价审核,通过提疑答疑等审核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建设方案、完善建设细节、提升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精细化水平。三是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制定《基建管理处施工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能,加强项目制管理;设立基建管理处专职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巡视监管员,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强化施工、监理单位主体责任和合同约束,结合工程履约情况,实施动态考核管理;开展竣工项目用户回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已交付使用的信息学部学生宿舍17舍、18舍项目建设中,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四是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制定《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基建管理处廉政风险点防控责任表》,建立廉政风险点星级机制,落实落地防控措施,筑牢基本建设廉政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工程建设一线督导、信访研判及问题线索核查等,督促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提醒纠正,营造风清气正生态环境。五是启用星湖大楼,强化追责问责。4家单位已于2021年7月搬入星湖大楼,实现全部启用。结合星湖大楼质量事故问责处理和问题整改,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强化基建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和廉政风险责任意识。开展专项检查,针对电梯安全运行、工程建设质量等发现的问题下发《监察工作建议书》1份、《函询通知书》3份。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活动,建立校领导联系师生的有效渠道和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规范公务活动安排,力戒形式主义。在全校范围倡议进一步精简会议,少开会、开短会,开会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严格落实校领导公务活动请示报告制度,原则上不安排礼节性会见和一般事务性会议。校领导每周一在碰头会上集中审议一周活动安排。二是落实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践行“一线规则”。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深入课堂听课、联系专家学者与党外代表人士,进支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2021年,校领导参加接待学生日活动4次,与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面对面活动2次,听课近40次,深入学生食堂、宿舍、社团、实验室等300余次,深入基层调研200余次,参加所在支部活动100余次,参加校民主党派换届大会7人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校领导开展为群众办实事20项63条;结合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校领导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0余场,收集意见建议118条。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一是加强检查考核事项统筹。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实施”原则,梳理、精简、优化、整合考核事项,严控新增考核事项,杜绝多头考核、重复考核,已将20项考核整合为9项考核,切实减轻学院(系)负担。二是优化检查考核程序。加强研究沟通,进一步优化完善考核体系,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在优化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准考实。开发考核测评系统,服务对象、师生代表均可进行网上测评,测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优化医德医风,严格规范考评,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出台系列制度,健全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制定或修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办法》《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等文件,进一步量化考评内容,规范医德考评信息填报审核与评选流程。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开展医德医风考核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提高医德考评全员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切实将医德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切身利益挂钩,不断健全医德考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强化管理服务效能。一是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认真落实《武汉大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严格控制机构规模,统筹规划机构编制资源。对巡视反馈后的所有机构编制事项均严格按照《武汉大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进行审批。二是进一步推动管理岗位减员增效。全面清理编外聘用管理岗位,对有编外管理岗位的47家单位进行评估,对编外管理岗位结构性消减258人,并初步确定各单位编外管理岗位数和管理岗位控制额。建立校内空岗补充公开招聘机制。强化第二轮全员聘用工作,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管理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求,强化聘期考核结果的处理与运用,建立并完善与考核结果紧密相关的岗位动态调整、绩效动态调整和资源分配调整机制。三是聚焦作风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月”活动,组建78人作风评议员队伍,采取机关和学院(系)互相检查方式每月深入各单位开展作风督查,建立“武汉大学管理与服务工作作风测评系统”实时监测工作作风,机关作风不断好转;开展2次“走进院系”活动,大力推进管理服务事项梳理及流程优化,应上线尽上线,管理服务事项由510项增至814项,线上办理流程规划事项由135项增至222项、线上运行数目从66项增至108项。
回应师生关切,积极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后勤管理服务质量。按照“归口管理,责任清晰”的原则,理顺维修服务、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管理体制,实现“一项业务归口一个部门”的统一管理;制定并实施《校园环境物业服务考核暂行办法》,开展校内物业服务基础信息的统计与核实工作,启动全校环境物业服务的检查考核和整治工作,以医学部为试点,组织工作专班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物业服务检查、考核和环境整治工作,园区环境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改观。二是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制订发布《武汉大学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全面上线新本科教务系统及可信电子成绩单服务,助力本科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持续推进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和流程建设,已上线网上办事流程达108项;落实一数一源,校准基础数据,协同相关部门,解决长期存在的离退休人员身份信息不准、医学生院系归属不明的问题。聚焦数字赋能学校治理能力提升,减少重复填报,为学生迎新、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摸排、选民登记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升级改造网络基础设施,优化调整校园网络出口,提升师生上网体验,完成90栋学生宿舍无线网络升级改造和新建学生宿舍无线网安装,新增8000多颗无线网络接入点,网络故障报修同比下降35%。三是压实各级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和“单位自管、隐患自查、责任自负”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厘清和明确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管理、维保、维修、检查、监督等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制度执行和责任落实,针对个别单位反映存在的消防系统维修问题,已按期完成整改,对长期申报无果现象进行了纠正。
(五)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学校党委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遵循,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政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凝聚力、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鲜明用人导向,形成干部能上能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学校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高涨;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学校人才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进一步融合,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严格规范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工作规则》,出台《中国共产党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明确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沟通协商、学习培训的形式、频率等,班子成员沟通协作、能力提升机制进一步优化,履行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召开高质量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精心制定《武汉大学领导班子巡视整改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两次审议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成员间进行交心谈心,部分班子成员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021年11月11日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巡视提出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开展开诚布公的相互批评,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合力,班子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三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政领导班子加强对人事人才、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等重大事项的共商共议共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凝聚合力,党政分工合作、团结高效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浓厚。支持纪委对党委的决策监督,坚持纪委副书记列席校长办公会议,领导班子执行民主集中制更加规范严格。
明确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鲜明用人导向,形成干部能上能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制度执行,推进干部选任工作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修订《武汉大学中层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把“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作为选人用人原则明确规定下来,学校党委做好领导,组织部门做好把关,在34个中层干部岗位的选任工作中坚持不唯票、不唯分,通过校领导实名推荐、打通岗位确定考察对象、加强综合研判等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工作质量。二是加大对二级单位班子运行状态的综合研判,及时调整表现不佳的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试行)》和《武汉大学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办法》,梳理分析近5年中层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机关与直属单位年度考核、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等情况,对表现不佳的领导班子及时进行调整。
构建干部配备、交流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立对干部岗位空缺情况及干部任职年限情况定期梳理机制,准确把握干部岗位状态情况,结合学校事业发展实际和工作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和空岗补充工作。同一岗位任职满8年的49名中层干部(含涉及人财物重点岗位的8人)已交流到位。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完成了34个中层正副职岗位的补充;结合相关学院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对学院院长岗位进行选配,加强班子建设。
健全干部任前档案审核机制,强化干部选任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工作联动,做好任前档案审核。组织人事部门对78人的档案进行复核,重点对“三龄两历一身份”存在问题未作说明和认定的,逐一进行说明或认定。对档案审核工作相关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健全任前档案审核长效机制,加强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联动,进一步提升档案审核把关工作规范性、严谨性。二是加强对干部选任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凡提四必”,把好选人用人的政治关、廉洁关,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加强干部廉政档案建设和廉政意见审查工作,修订《党风廉政审查回复意见暂行办法》,明确拟提任中层正职及以上岗位干部或现任中层正职及以上干部的廉政审查意见报纪委书记办公会审议。7月以来,对99名拟提拔或试用期满干部分14批出具审查意见。坚持开展新提任干部廉政谈话,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坚持党管人才,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结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武汉大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将“坚持德才兼备,创新人才评价”作为改革重点任务,把党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制度及时贯彻落实到人才评价工作中。做好人才评价政治把关,召开中央巡视整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审核把关,完善“教师党支部—二级单位党委—职能部门—学校党委”逐级把关程序。二是积极建立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通过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破除唯“帽子”倾向,建立导向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评价发展体系。进一步统筹优化国家、学校各类人才计划,统筹国内人才与海外人才、“国字号”人才和非“国字号”人才发展,注重选拔在拔尖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优秀人才。三是强化人才考核和后续管理。按照教育部要求对聘期届满的长江学者进行考核,根据引进人才合同,正在开展对49位引进人才的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是否续聘或调整岗位待遇等。四是继续优化调整职称评审机制。结合全校广泛征求意见反馈和多场座谈会、调研会情况,加快修订专任教师、其他专业技术各系列岗位晋升和分级文件,进一步丰富代表性成果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完善以高水平成果质量、贡献和影响为核心的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以突破“五唯”束缚为核心的突出成果破格制度,以质量为核心、竞争择优的三级评审制度。注重学科差异性,结合不同岗位类型、学科领域、研究类型的特点和业绩成果不同表现形式,梳理不同学科的评价要点,作为职称评价的参考。
健全机制,加强领导,积极履行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是成立武汉大学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的职责任务包括“听取教职工、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等,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指导意见”,明确领导小组实行集体讨论制度,原则上每年召开集体讨论不少于2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二是健全部门联动、定期研究、常态督促的党建工作机制。修订《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党支部工作细则》,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党支部建设尤其是教师、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指导。召开1场分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代表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6个学部党组织书记联席会,听取分党委书记和师生党支部书记对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工作建议;印发《关于做好党支部工作有关问题即知即改的通知》,督促各分党委对所辖党支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开展学生党建工作调研,实施辅导员能力提升专项“党旗引领”项目,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学生党建工作。三是进一步增强“样板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示范性、辐射性和引领性。以学部党组织书记联席会等为载体,定期交流总结“样板党支部”培育建设的经验,扩大示范效应。通过辅导员工作例会、学生党支部书记联席会等,加强工作研讨、宣传典型案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持续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开展研究生党支部党史接力宣讲、对话样板党支部活动、珞珈红色文化节、本科生党支部风采大赛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吸引力、有效性。四是健全后进党支部常态化整顿机制。修订《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党支部工作细则》,明确提出“建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后进党支部整顿转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后进党支部的研判标准、转化要求、工作责任,每年确定一定数量的后进党支部,重点解决党支部在组织设置、组织生活、作用发挥、支部委员会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转化提升达标。推动各分党委(党总支)进一步深入推进党支部联系点建设、党支部结对共建等工作,确保每个党支部都有人经常联系、给予指导。
(六)高标准落实巡视整改任务
学校党委认真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持一体推进整改。梳理上次巡视整改效果不明显的23项问题,制定了48条整改举措。通过压实整改责任,对照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专项督办等方式,23项48条整改措施已全部完成,其中27条长期坚持,推动上次巡视整改效果由不明显到落地见效。
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推进巡视整改落地落实。一是压实整改主体责任。集中整改期间,10家整改责任单位共修订完善16项规章制度,23项48条已完成的整改工作中涉及27条还需长期坚持,相关责任单位均建立了长效机制。二是推动上轮巡视整改效果由不明显到落地见效。针对上轮巡视效果不明显的深化整改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职工日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改善民生问题等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信息学部学生宿舍17舍、18舍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宿舍维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工学部田园食堂和信息学部四食堂已完成维修改造并投入使用等。三是制定对专项整改工作的督办方案并狠抓落实。召开2次专项整改工作布置会和1次专项整改工作推进会,定期对整改措施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研判。走访检查5家涉重点领域单位,对5家单位开展班子集体约谈、谈话,强化压力传导。向5家单位下发《工作监督提示函》《工作督办函》共6份,督促整改工作推进。
进一步梳理2017年中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查漏补缺,形成问题清单。多次听取“回头看”梳理情况报告、提出工作要求、开展分析研判,明确对其中10件问题线索开展补充核查,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深入分析核查不严格不深入的原因并明确整改举措,形成《2017年中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回头看”梳理情况报告》。
三、坚持持续发力,以常抓不懈的韧劲推进整改成效巩固深化
总的来看,学校党委集中整改期基本完成了既定整改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对照中央要求,仍有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比如个别整改事项完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制度虽已完善,但执行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化等。学校党委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持续抓好巡视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推进巡视整改成效巩固深化。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政治建设贯穿管党治校全过程,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聚焦“国之大者”,在推进落实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办学治校规律,深入思考对标,主动谋大事、办实事、抓落实,着力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顽疾,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育人体系、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科研谋划,推进武汉光源和湖北珞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整合科研力量,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夯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主责主业,把教书育人作为中心工作,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谋划和系统构建,创新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做深做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挖掘红色校史资源,传承学校红色基因和校训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继续深入推进“厚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培养体系、强化过程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及时修订内容过时的教材或新编教材。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教育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正学、以德施教,进一步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三)深化思想认识,严格制度执行,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党委从政治高度深化思想认识,深刻理解把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和要义,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以及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等议事规则,进一步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作用,把党对学校的领导落到实处。督促学院(系)党组织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学院(系)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对学院(系)落实两个议事规则情况的督促检查。
(四)进一步坚持“严”的主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学校党委通过常委会会议,定期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学校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性特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到底,一体推进“三不”。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全面从严治党压力。运用好“四种形态”,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包括后勤基建、资金管理、校办企业、附属医院等。提高校内巡视工作质效,在巡视反馈、成果运用等环节坚持见人见事,加大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责问责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师生为中心的理念,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校领导接待日,基层调研,深入学生宿舍、食堂、支部、社团等方式,进一步践行“一线规则”;继续有针对性地调研基层“老大难”问题,切实解决师生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抓常、抓细、抓长作风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提升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进一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委书记充分发挥“班长”作用,严格要求、及时督促解决班子成员的问题;班子成员间进一步优化沟通方式和频率,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执行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干部选任标准和程序,加强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统筹谋划和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继续推进青年学术骨干挂职锻炼,建立更加有力的考核激励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加强人才把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营造尊重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引育并举,争取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弘毅学者”人才发展体系,深化对高层次人才评价考核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健全导向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评价发展体系。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履行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六)统筹“当下改”与“长久立”,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
学校党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坚持班子不撤、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抓好抓实集中整改未销号问题的持续整改,认真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有关困难,确保巡视反馈问题清仓见底。支持纪委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巡视期间移交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和信访件,确保逐条处置到位。加强督办检查,将巡视整改完成情况与校内巡视结合起来,对已完成、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开展“回头看”,巩固和提升整改效果;对2022年6月底要完成的任务,强化跟踪督办,确保按时交账。继续坚持把巡视整改与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学校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深化教育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当下改”和“长久立”,推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并以此为契机,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做好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制度执行等工作,不断巩固扩大巡视整改成果。
学校党委将以此次巡视整改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27-68752008,027-68752292;邮政信箱:武汉大学218信箱;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
2022年4月16日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本网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