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调整有松有紧 意在救市还是便民?

17.10.2014  08:59

    新华网武汉10月16日专电 (记者徐海波 叶锋)异地购房公积金异地互认、取消多项收费、二套房首付回归三成、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近段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公积金政策调整的消息接踵而至。但与此同时,很多城市的公积金其实已初现紧张,有的城市还收紧了相关政策。专家表示,在当前楼市状况下,首先应满足基本购房的公积金贷款需求,同时要避免公积金“沦为”地方政府的救市工具。

     公积金成为多地刺激楼市的新选择

    10月14日,住建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同时,各地要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并推进异地贷款业务。此外,二套房可享受公积金贷款,首套贷款额度有望提高。

    对此,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取消的收费项目产生的费用数额并不大,但客观上减轻了购房者压力及交易成本,这给市场传递了一种明显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异地贷款“破冰”给异地购房贷款打开了大门,将激发大量的“回乡置业需求”。

    就在前一天的13日,武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下发通知,放宽第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门槛,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房屋总价的30%,不再硬性要求达到房屋总价的60%。但公积金贷款房屋套数认定、贷款额度计算仍按原政策规定执行,贷款最高比例不得超过房屋总价的40%。

    类似放松公积金贷款的政策最近在多地先后出现。河南、贵阳在9月底便将首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最低20%,相比以前降低10个百分点;国庆节刚过,大连便调整公积金贷款和提取条件,缴存公积金9个月就可申请贷款,而此前是规定1年;沈阳表示,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贷款的家庭可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广西消费者购买保障房可提公积金付首付,无房职工异地购房也可用公积金;浙江金华、湖北黄冈等地则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天津、海南、深圳等地放松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为缴存职工住房消费提供便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0多个城市调整了公积金政策。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还会有不少城市跟进,采取提高个人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的首付比例等措施,成为多地政府调控楼市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