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配套中必须增加养老院比重

18.06.2015  11:24

在近日举行的2015年度中国养老业夏季高峰论坛上,一些专家指出,现在住宅建设中,公共建筑配套中缺少养老院。

“在公建配套中必须增加养老院的比重,这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可行之路。”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在论坛上的这番话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必须在调动社会资源和各阶层力量上实现配套。

“未富先老”需社会配套应对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面临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上海快速老龄化的特征也持续显现。依据《上海市 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统计,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438.6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 万人,占总人口的28.8%。

养老问题毋庸置疑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所要直面的最重大的社会课题之一。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王来柱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同发达国家相比,呈现出“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独生子女”、“农民量大”等特点。

目前,我国正在建构全面应对老龄化政策体系,积极鼓励民资进入包括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发展等领域,这对企业意味着千载 难逢的机遇。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甄炳亮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有待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上海市民政局巡视员高菊兰认为,随着老龄化快速发展,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且趋于多样化,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养老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对此,中福会养老院院长施福刚说,我们坚持“幸福养老”理念,希望为住养老人及家属,乃至整个社会树立一个积极的老年观。“幸福养老”理念,是指将“老年”视为一个正面经验,唯有尊重老年人的价值,并使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对于身边的人乃至社会都是有价值的,由此产生幸福感并乐享晚年。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中福会养老院为入住健康老人提供各种能持续参与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活动的机会;为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环境和项目;确保 他们享有尊严幸福的老年生活。入住中福会养老院的老年人平均年龄85周岁,最年长的105周岁,养老院根据老人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有些老人与子 女关系不良,常常很久无人看望,老年人又对亲情需求迫切,养老院会根据老人家属探望的频率及护理员的反映,与家属联系,帮助维护老人与家属的关系。入住中 福会养老院的老人中有很多是党员,养老院设立党员活动室,开展党组织活动,满足老人单位组织归属感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