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工棚搬进高层小区 腾退土地将建绿地公园——武汉青山工矿棚改二期新房交付见闻

09.08.2016  02:38

  新华社武汉8月7日电题: 告别工棚搬进高层小区 腾退土地将建公园绿地——武汉青山工矿棚改二期新房交付见闻

  新华社记者廖君、李劲峰

  “一家人挤了几十年低矮阴潮的工棚,家里常年见不到太阳,我特意选了33层,离太阳近一些。”领到新房钥匙的棚改居民曹勇,带着母亲与媳妇,激动地推开房门。

  近日,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华中地区最大工矿棚户区”二期项目安置小区——青馨居建成,陆续向包括曹勇在内的2500多户棚改居民交付新房。

  “棚改安置,主要是补偿对工棚居民的‘历史欠账’。”青山区委书记苏霓斌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大军聚集青山,住进临时工棚,支援武钢等企业建设,“这些年代久远的工棚房屋质量差,户均面积小,居民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突出”。

  离开工棚,搬进楼房,曹勇的母亲杨祖英盼了几十年。“我搬了10多次家,最后的房子面积33平方米,最多曾住过6口人,尽管房前屋后搭棚住人,可还得在房顶上建暗楼才能住得下。

  一推开新房大门,顾不上工作人员的指引,曹勇就连忙快步跑到卫生间看看,紧接着又跑进厨房。40多岁的曹勇像个孩子一样,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一会儿摸摸墙上的开关,一会儿又试试坐便器。

  记者看到,这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南北通透,卫生间里有马桶和洗脸盆,全房墙面已刷漆,灯具和开关都装好了,基本可以拎包入住。

  站在阳台上,工作人员指着安装好的太阳能热水器,指导曹勇使用,曹勇仔细查看热水器上的每个按键,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怕自己记不清,他还让老婆拿纸笔认真记下来。

  尽管气温不太高,但曹勇已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也汗湿了大半,他简单地用手在脸上擦了几下,又拉着老母亲和媳妇在房间来回参观。还指着阳台远处说,“左边那就是东湖,右边看到没,火车站。

  和老婆一直打散工的曹勇没有多少积蓄,连给厨房、卫生间铺个复合地板的钱都没有,本想早点住进新房的曹勇只能再等一等,计划再去打份工挣点钱,把家里拾掇一下再入住。“今年春节我们家肯定会在这套新房里过新年。”曹勇自信地说。  

  曹勇一家以前住在武冶的工棚房,一连几十户搭建而成,屋连着屋,瓦叠着瓦,经过三四十年的风雨侵蚀,墙面、道路破旧不堪。家里墙壁都是单砖砌成,屋顶用石棉瓦铺盖,没有厕所,更没有厨房。他父亲只好在家门口的小沟边搭起了一个简易厕所。

  从2007年起,青山区针对分布在11个社区、住着1.3万多户居民的棚户区启动棚改工程。棚改一期工程安置好1万多户后,剩余的二期棚改在2014年7月启动。

  相对于一期棚户区改造采取的“土地置换、就地安置”方式,二期工程面临诸多难点。青山区房管局局长倪红说,棚改二期区域居民分散,地块小,土地性质多是工业、仓储用地,腾退后的土地六成处于石化安全防护隔离带内,无法就地还建。

  “最终我们在区里选择8块可开发土地,用土地收益平衡棚改成本,同时多方争取专项资金和贷款,最终选择在距离武汉火车站车程5分钟的储备地块,实施异地还建。”倪红说,安置小区属于限价格、限住户的“双限房”,在周边小区价格每平方米超过9000元的行情下,安置房限定价格为6500元,“棚改二期测算下来政府综合投入达到15亿元”。

  走进小区,占地91亩的11栋34层电梯房矗立,小区内还配建幼儿园。面积为50平方米至101平方米的六类户型可供棚改居民选择。新房内,墙壁已刷完乳胶漆,吊灯插座、厨房灶台、卫生间马桶和洗漱台都已装好,24层以上房屋还装有太阳能热水器。

  青山区棚改二期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杜瑞介绍说,考虑到棚改二期居民大多是低收入家庭,新房交付时都已完成简单装修,住户只需在厨房卫生间贴上瓷砖、购置些电器家具就能入住。

  据介绍,棚改二期中有的住户原房面积仅10多平方米,但通过为困难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设立补贴,以及自建工棚折算搬迁,这些特殊群体不用交钱也能至少换成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新房。

  “小区取名青馨居,是从棚改居民中征集海选后产生的,寓意从破旧棚户区搬进温馨的家园。”倪红说,所有安置新房力争在8月底前完成交付给棚改居民,而原有腾退的土地上,将建成绿地或湿地公园,“为大伙提供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