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教授研制人体全数字PET 可精确检测到芝麻大小肿瘤

28.04.2016  17:31

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内,由谢庆国教授领衔的华中科大数字PET医学影像技术团队研制成功的全球首台全数字PET/CT样机 记者任勇 摄(通讯员王潇潇)

记者黄哲 通讯员王潇潇

昨日,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向长江日报记者揭开了我国首台适用于人体临床的全数字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样机面纱:它可以探查体积类似一颗小芝麻的肿瘤,较传统设备精确了约20倍。

人体全数字PET为全球首款

可精确检测直径2毫米肿瘤

昨日,记者在位于鄂州的实验室中目睹了人体全数字PET样机,它的形状和平日所见的高端医疗设备CT类似。该器械由300多个全数字PET探测模块组成,每个探测模块均使用先进的闪烁晶体及新型光电倍增器件,同时借助全数字采样和信号处理算法,其空间分辨率已达到2.2毫米。眼前这台人体全数字PET样机是全球首款,它可精确检测到直径为2毫米的肿瘤,较传统设备精确了约20倍。

何为人体全数字PET?谢庆国介绍,“实现精准医疗首要就是精准检测,而精准检测的实现首要靠影像医学检测和基因检测。PET是当前尖端的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之一,在癌症早期检测等方面有巨大优势。”

2001年,谢庆国创建了PET仪器开发与多模医学成像实验室。十五年来,他带领团队采用“多电压阈值采样方法”,准确实现高速闪烁脉冲的精确数字化,于2010年研制出世界首台小型全数字PET样机。

谢庆国打了个生动的比方来诠释全数字PET,他说:“全数字PET与传统PET的关系,就好比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机。虽然实现的功能相同,但从原理技术到核心器件都有了本质的区别。”

全身检测只需3000元

9个月后将实现产业化

首台人体全数字PET对病人做全身检测时间仅需5分钟,耗时仅需传统设备一半左右,实现了全数字PET检测“又快又准”。病人只需预约时间,在医院注射相应药物后静躺40分钟,之后便可进行检测。

谢庆国说:“全数字PET对生化反应非常敏感,可获取生物体内组织结构的功能影像。由于任何疾病的先兆在本质上主要是生化的,因此PET对于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原发灶的搜寻和分期、疗效评估等具有独特应用价值。”

在谢庆国看来,这种防癌患于未然的检查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费用并不十分昂贵。“一台人体临床全数字PET的制造成本约为1000万元,但理论上来讲,每个病人检测费用约为3000元”。

首台人体全数字PET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仪器领域的自主研发取得了零的突破。据介绍,由我国自主创新的全数字PET,已成为业界大势所趋。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美国通用电气等国际巨头已全面跟进,推出或布局数字PET产品。

据悉,人体全数字PET在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进行共200例临床试验后,将完成评估,最终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可。谢庆国透露,9个月之后人体全数字PET即可进行产业化发展。

责编:李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