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武汉召开

13.10.2016  18:50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   10月11日至1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湖北省文物局承办的全国考古工作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召开。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到会致辞,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作主旨讲话,副局长宋新潮作工作报告。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闫亚林,政策法规司司长朱晓东,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陆琼、唐炜,湖北省文化厅厅长雷文洁、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以及国家文物局考古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考古单位、有关高校的负责同志,以及特邀专家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郭生练在致辞中对与会代表予以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湖北文物资源特色和近年文物工作亮点,阐明了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强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他强调,此次全国考古工作会选在湖北武汉召开,是国家文物局对湖北的肯定和信任,湖北的文物考古工作,必将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三五”“率先、进位、升级、奠基”发展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刘玉珠指出,此次会议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实现考古工作新的发展。他高度评价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考古事业各项成就,并强调,“十三五”时期全国考古工作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坚持服务国家大局,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考古工作在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深化考古学的系统研究;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继续高度重视和做好基本建设考古;从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度出发,在继续“请进来”的同时积极“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持服务文物保护,要将保护意识贯穿考古工作始终,确保重要遗迹和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得到现场保护,更加积极地参与保护展示,培育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重点项目。坚持服务社会公众,做好公众考古,不断将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以人民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出去,让文物活起来。坚持服务基层一线,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加强顶层设计,找准制约考古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与相关部委进行沟通、协调,出台相关办法、标准、规范和政策,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一线考古工作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宋新潮系统总结了“十二五”时期全国考古工作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考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他要求全国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考古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提高考古工作自身建设;高度重视考古基础性工作,始终将其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加强考古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基础;积极推进考古工作技术装备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多学科结合,着力提升考古学研究水平;加强考古学国际合作,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强调考古学家的社会责任,主动与公众分享考古研究成果;深入开展大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国家记忆工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湖北省文物局等相关考古机构、高校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的代表在会上作了9场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大遗址保护、基本建设考古管理、科技考古、水下考古、考古学科发展等方面,展示了近年考古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会代表还对国家文物局组织、湖北省文物局等单位承担编制任务的《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考古勘探工作规范》、《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建设技术总体规范》、《考古工地装备设施规范与要求》等拟出台的行业规范标准进行了认真讨论。

      会议期间,为增进公众对考古工作的了解,宣传考古工作成果,国家文物局还组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考古所、湖北省考古所、江西省考古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在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图书馆举办了7场公众考古讲座,介绍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公众高度关注的浙江良渚、陕西周原、石峁、江西海昏侯墓等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