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感动荆楚

02.09.2014  21:14

光明日报武汉8月23日电(记者夏静 通讯员高翔)8月15日,光明日报“请医生说说心里话”栏目刊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金雅磊的自述文章《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引起著名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的关注。8月22日,光明日报刊出秦院士与金医生相互交流的信件,在湖北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在光明日报“请医生说说心里话”栏目上作出批示,“光明日报这个栏目办得很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金雅磊医生的这篇心里话“很感人,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医风,值得肯定和宣传”。

武汉大学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第一时间在官网及官方微博上转载相关文章,感动了众多网友。新浪微博网友绿茵茵说:“家里的老人身体都不好,看这篇特别有感触。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希望多些这样的好医生!”在中南医院中层干部会议上,中南医院党委书记张元珍号召全院职工向金雅磊学习,学习她关爱病人、以人为本的大医情怀和尊重患者、热爱生命的职业操守。

秦伯益院士高度评价金医生,认为她承担着“老年病医生”和“全科医生”这两大学科的工作,在生死线上给老人们以温暖,她的仁心仁术值得称颂,应是当代中国医生的精神境界。

读了光明日报‘请医生说说心里话’栏目,非常感动。在医患关系堪忧的情况下,这个栏目开得非常及时。”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说,武大将以学习金医生为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落细、落小、落实”。

张元珍介绍,中南医院倡导“大医精诚、敬畏生命”的院训精神,让“及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念扎根于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要求医护人员学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切身感受、给患者更多关爱。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熏陶,让中南医院涌现出关爱艾滋病患者的“人民医学家”桂希恩教授、手绘万张病情草图与患者沟通的“人民好医生”李雁教授等一批模范医生,他们以精湛的医术、优良的医德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老年医学是中南医院的特色之一,该院2001年联合李嘉诚基金会创办了湖北省首家宁养服务机构——宁养院,为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镇痛、临终关怀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湖北、安徽、河南等五省。

http://news.gmw.cn/2014-08/24/content_12734502.htm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8月23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