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20元钱垫出10年“医患奇缘”

11.10.2014  13:17

家住武昌水陆街的71岁独居老人朱义文看到本报关于“垫钱医生”的系列报道后,前天上午给宋恩峰打来电话:“这十年你一共给我垫了600元钱,我都记着,我一定会还的。

前天下午3点,记者陪同宋恩峰到朱义文家里复诊。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家中最显眼的除了煤炉上正煮着的花生,就是堆在桌上的药盒。

朱义文一身慢性病,类风湿、肺心病、重度贫血等。从10年前为他垫20元药费开始,宋恩峰慢慢成了他的“家庭医生”。

宋医生把脉,我心里特别踏实

一进家门,还没寒暄完,宋恩峰就握着朱义文的手为他把脉,边把脉边问他这段时间的身体状况。

20天前,朱义文因小腿浮肿不能下床,卖不了花生,没了基本生活来源。他焦急地给宋恩峰打电话,当天晚上,宋恩峰就来到他家。情况很严重,朱义文因为重度贫血,再加上心脏不好,脚踝肿得连袜子都穿不下,剪个破洞才能勉强套上脚。宋恩峰自己掏钱给他买来了“健脾生血颗粒”,让他按时服用。病情慢慢好了起来。

宋医生的手很温暖,每次为我把脉,我心里都特别踏实。”朱义文说,只要他一打电话,宋恩峰就会来到他家把脉问诊。“宋主任把我当亲人看待,开的药很有效,让我心里也热乎乎的。

欠钱反倒赚回个“家庭医生

朱义文常跟街坊夸宋恩峰医术高明、医德好。他总说“没想到我欠了钱,反倒赚回一个好医生。

朱义文老家在新洲。上世纪90年代末,他到武汉城区做小生意,靠在街头卖花生维持生计,月收入四五百元钱。由于长年累月风餐露宿,营养也跟不上,他老觉得腿疼,还经常头晕。

2004年底,朱义文因腿疼得厉害,蹒跚着走进宋恩峰的诊室。宋恩峰照例递上一张名片,“望闻问切”后诊断他患了类风湿和贫血,开了处方。

朱爹爹到窗口抓药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搜遍了全身荷包还差20元钱。他又回到诊室,想让宋恩峰少开副药。“差多少钱?我先给你垫上吧……”宋恩峰说,边掏钱边嘱咐,以后有困难直接打名片上的电话找他,并记下了他家的详细地址。

从此,朱义文隔段时间就要到宋恩峰这里抓药。看到他家实在困难,宋恩峰帮他垫了不少药费,朱义文一有点闲钱就还给他,但仍是欠了600元。

回忆起宋恩峰第一次到他家出诊,朱义文记忆犹新。那是七年前一个冬天,朱义文正在煮花生,突然一阵眩晕倒在地上,他挣扎着给宋恩峰打出求救电话。那天宋恩峰正好在家休息,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他家,当时朱义文已经昏迷,宋恩峰将他送到医院诊治。一查血常规,朱义文的血色素只有4克,只到常人的1/4。按理说,他应该住院输血治疗,但他不肯,只让宋恩峰给他开补血的药调理。

我没钱住院,再说我相信宋医生,吃他的药就够了。”朱义文说住院至少要花5000元,他不好意思让宋恩峰垫这么多钱,怕将来还不起。

再过一个月就能还钱了

前天下午4点,宋恩峰要赶回医院。在门口,朱义文突然拉着他的手说:“等生意好一点,我就把药费还上。”朱义文告诉宋恩峰,这几天生意还不错,每天都有四五十元的收入,再过一个月就能还钱了。

宋恩峰连忙安慰道:“治病要紧。钱不用急着还”,还叮嘱他一定要加强营养。

在回医院的路上,宋恩峰无奈地说:“我也只能帮到这一步了。”他告诉记者,朱爹爹的病其实需要做个系统检查,但因为没有医保,收入也不稳定,现在只能用药物调动爹爹自身的抗病能力,想方设法减轻他的痛苦。

http://whwb.cjn.cn/html/2014-10/10/content_5376277.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4年10月1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