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不“爱”父母背后的亲情之问

14.10.2016  07:07

  陈广江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学校探望,谁知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们想必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章《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文章作者龙建刚记录了自己的老友在国庆假期探望独生女儿,送去惊喜反遭女儿冷落的故事,引发了网友大讨论。(10月12日《扬子晚报》)

  如文章作者所说,他点破了“皇帝的新衣”,类似故事可能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父母千里迢迢探望儿女,本以为会送上惊喜,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热脸贴冷屁股”,让满怀期待的父母情何以堪?虽然文中的独生女最后向父母道歉了,但这种“声泪俱下”令人五味杂陈。

  可以肯定,如此冷淡深爱着自己的父母,并非儿女们不爱父母,否则这篇文章也不会刷屏了,网友的热议恰恰说明在乎父母、在乎亲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人批评孩子不懂事,也有人说家长缺乏沟通,而文章作者将症结归结到了“独生子女”问题上。其实,独生子女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如何做独生子女以及如何做独生子女的父母是问题的正反面。

  “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爸妈知道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孝心在网上爆棚,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人们在网上尽情抒发对父母的爱,而现实中又有意无意地冷落父母,以致父母感受不到儿女的爱。这种反差,不是儿女虚伪,也不仅仅是沟通的问题,而是长期以来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带来的后果。

  父母深爱儿女,但这份爱很多时候过于沉重甚至专断,常常不为子女所接受。从幼儿园到大学,子女的一举一动都受制于父母,生活被父母包办甚至绑架,被“一切都为你好”、“爸妈打拼都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等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尊重,缺乏沟通,孩子的成长权被父母以爱的名义剥夺;长大成人后,还要面对父母的催婚催子催工作……儿女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是否快乐幸福,不少父母几乎是想当然。

  父母深爱儿女,儿女为何不“”父母?儿女当然要反思,要学会体谅父母,但上述“中国式家教”以及父母之爱如何表达与释放,无疑也值得深思。人间最温暖的是亲情,父母与子女产生了隔阂,不妨先从自身找问题,并试着理解对方。对父母来说,不能一味“声泪俱下”地诉苦,试问: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