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工务段采用“上道率”考核制度激活职工生产动力

12.08.2016  20:31
    如何解决设备维修单位少数职工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如何提高“天窗修”工时利用率的问题,是当下工务系统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信阳工务段通过现场调研,采取“上道率”达标考核制度,唱响“分析、检查、考核”三步曲,激活了车间、班组挖掘人力资源的内生动力,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分析处境,主动作为。信阳工务段面对宁西、孟宝增建二线分段开通运营,工作量逐步增长,而用工定员劳效提高和结构性缺员等矛盾日渐突出的现状,必须要通过提高上道率,增加现场设备的养护维修力量,从而达到提效、增产、保安全的目的。并且自280号文件出台以来,工务维修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点的维修养护作业只能在“天窗点”内进行,但部分班组缺乏“天窗”资源意识,不能充分利用天窗时间,出工不出力,上道率不足,天窗利用率不高,严重制约了劳效的提升,所以必须加强“天窗点”内上道作业人员投入的检查考核,提升职工现场上道作业的控制和有效监管才能为维修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保障。

    检查现场,督促达标。为了提高检查效率,信阳工务段对上道率的检查以机车添乘检查为主,对列车通过时不在作业时段的工区以现场抽查和调取安全生产指挥中心监控信息等方式为辅(进出网命令登记、进出网照片),对从事线上作业工区的实际上道人数、作业计划兑现、工时利用、作业安全等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同时,为了保证机车添乘检查时“上道率”核对的准确性,携带行车记录仪,进行记录回放,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这个段在检查前安排专人对工区每月应上道率进行测算,检查后按照现场人数计算实际上道率,并与应上道率进行对比。

    考核通报,限期整改。这个段制定了《信阳工务段劳动用工管理考核办法》,对实际上道率低于应上道率10%、20%、50%以及未兑现上道作业计划的工区,分别对责任车间、车间主管干部、工区、工区工长进行考核,并责令问题工区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限期反馈。以该段信阳线路车间彭家湾线路工区为例,2014年该工区平均上道率仅为51.2%,上道率不足现象较为突出,经过实施上道率达标考核,一年以来累计对该工区考核4次,累计扣款2600元,对工区工长单独考核4次,累计扣款1505元。

    另外,该段每月30号之前下发1至2期通报,总结各工区现场上道、作业计划兑现、工时利用、作业安全等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对“上道率”不达标、工时不饱满以及其他不良现象,进行“晾晒”。

    抓好“上道率”达标考核制度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信阳工务段通过唱好“分析、检查、考核”三步曲正逐步取得一些进展,对于纠正工时利用率不高、工时不饱满、作业项目分散、作业班次不合理、不按定额组织生产等现象有着独到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