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首次发现明代《黑暗传》注释本内容与战国时期官学教材《尚书》“学在祭祀”一脉相承

25.08.2014  13:51

 

今年5月12日,历经430年的代代相袭,明万历十一年《黑暗洪荒传》(简称黑暗传)终于经襄阳市档案馆荣誉馆员陈静茂等人整理,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该史料已移交保康县档案馆永久保存。据楚文化专家研究证实,此次发现的明代《黑暗洪荒传》属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重要史料, 可以说是正史书著中难以寻获的瑰珍宝物。不仅是最长的一部唱本,而且也是首次发现的教本,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在保康、神农架一带,民间珍藏着多种笔触手抄、耳口相传的用于农夫田间锣鼓、花鼓、皮影戏、大鼓之台词的唱本《黑暗洪荒传》。由于历史久远,绝大多数唱本已残缺不全,据陈静茂介绍,此次发现的《黑暗传》封面罗列着详尽的抄写情况,这部《黑暗传》有汤万清的署名,从当地留下的遗迹看,汤万清名玄逸,是明万历年间的秀才。全书共计5200行,均以七字句为主,兼有十字句、六字句不等,共计36000多字,是目前发现的13个《黑暗传》版本中内容最完整的一个。它不同于神农架发现的《黑暗传》阴本子(丧鼓专用),也不是其他明清两代问答式《黑暗传》,语句无重复,语言流畅,字斟句酌,层次分明,故事精彩,内容丰富,与当今世界上宇宙科学研究成果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和吻合。故事情节回答了屈原《天问》中160多个问题,具有较强的哲学逻辑性。

据研究《黑暗传》多年的湖北省楚文化研究会会员虢光新介绍,已经发现的《黑暗传》唱本,大多在明末清初形成,而此次发现的版本时代早于过去任何一个唱本。同时,按照歌师的祖传规矩,一般不唱完全本内容,且歌本不示人,收藏者去世后与歌本同葬,故《黑暗传》也称为阴本子。而此本《黑暗洪荒传》不仅有注解,而且经过歌师代代传习,传为教本,被歌师学习用于演唱,广泛用于祭祀,与我国第一部官学教材《尚书》“学在祭祀”的内容一脉相承。(陈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