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今生不变的眷念

05.03.2015  10:39

作者:夏博隆

在不经意间,毕业离开珞珈已二十余年。虽然不能常回母校看看,但母校的每一点变迁,都离不开她的学子关注的目光。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前行的每一个坚实的脚步,都让她的学子感到惊喜、欣慰和释然。对于身在异地的学子,更是多了几许关切、几许思念和几许期待。正如游子一样,哪怕行得再远,母亲也始终是他一生不变的眷念。

再次回到魂牵梦绕的母校,已是数年之前。独自一个人徘徊在樱园曾经住过的旧舍,踌躇在理学院、老图书馆前。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曾经那么熟悉,仿佛又那么陌生。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眼前浮现的是昔日同学一张张熟悉的脸。岁月易逝,人生易老,变化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同学的情谊。如今,大家天各一方,多么期待会有那么一天,昔日的同学能够相聚珞珈,大家在一起开怀畅饮,共唱一曲《同桌的你》。

当时选择武大,有很多机缘巧合。那时的条件不像现在,暑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或让孩子参加夏令营,行一趟名校之旅,让孩子播下梦想的种子。那时的资讯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对武大的了解可以说寥寥无几。除了班主任是武大弟子的因素外,“北有北大,南有武大”,“中国最美大学”的盛名,最终也成就了自己作为珞珈学子的梦想。走进珞珈山,来到东湖畔,四年大学的朝夕相伴,才发现珞珈之美是不能用语言来诠释的。

珞珈之美,是建筑之美。在樱园,中西合璧的老图书馆、老体育馆、老斋舍等宫殿式建筑群落,或飞檐微翘,或丹楹刻桷,或碧瓦流丹,或钩心斗角,走鸾飞凤间,无不折射出设计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和鬼斧神工。元曲《误入桃园》中“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纬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描绘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景致吧。历经百年沧桑巨变,这些建筑群落更显得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巍峨壮观,与新图书馆、外语大楼等现代建筑群落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无不透视出珞珈建筑的独特之美。

珞珈之美,是音乐之美。走进珞珈,仿佛走进了一个音乐的殿堂。看着一幢幢老式建筑如油画般静静矗立,琉璃瓦散发出青幽的光,你会感觉到一曲华美的古典音乐在心中静静流淌。走在曲径通幽、蜿蜒迂回、开满山花的小道,你会感受到一首荡气回肠的歌在不停地吟唱。漫步在湖滨大道,看东湖夜色茏葱、波光潋滟、月光溶溶,你会感觉到一首经典的小夜曲在耳边回想。坐在静谧的图书馆,徜徉在书的海洋,你偶尔也会觉得在听一曲《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不绝如缕。在珞珈,春有春的旋律,夏有夏的节奏,秋有秋的华章,冬有冬的音符。在珞珈,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色彩,你会感受到建筑的美、绘画的美与音乐的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珞珈之美,是诗意之美。春有樱花烂漫,夏有绿荫如盖,秋有丹桂飘香,冬有寒梅傲雪。在珞珈,不同的季节,孕育不同的诗意之美。早春时节,或沐浴着阳光看樱花盛开如雪,惊叹于生命绽放的美丽;或浸润着细雨看落英纷纷扬扬,在感伤中感受一场粉色的浪漫。仲夏之时,或登山顶,看绿树成荫、苍翠欲滴,风光格外旖旎;或临鉴湖,看荷花含苞欲放,听莺歌燕语、蝉音和鸣,别是一番情趣。深秋时节,或流连在樱园的白天,看梧桐、银杏把珞珈妆扮得流金溢彩;或漫步在枫园的黄昏,感受夕阳斜照珞珈山、枫叶飘来片片红的意境;或徘徊在桂园的夜晚,看月色朦胧,品丹桂流香,任诗情泛滥。寒冬腊月,或到樱顶去看银装素裹,感受珞珈雪的灵动细腻;或到梅园去看梅花弄春,雪映梅花别样红,更添几份诗情画意。

珞珈之美,是人文之美。来到珞珈,你会发现,这里湖光与山色交相辉映,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谈笑有鸿儒,昔日珞珈志士,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守珞珈一寓,怀天下之忧;往来无白丁,今朝风流学子,放眼世界,潜心苦读,揣中国梦想,担复兴之责。物华天宝,这里群英荟萃,治学蜚声四海;地灵人杰,斯地大师云集,桃李誉满天下。这里每一幢建筑、每一棵老树、每一条小道,无不弥漫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散发出隽永的人文之美。

在珞珈的时光总是那样的短暂,珞珈的美,珞珈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眷念。  离开珞珈时,樱园的旧舍内又传来王菲那首天籁般的《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这也许是当今许多珞珈学子选择就读武大的原因吧。“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却道出了远在异乡的珞珈学子对母校的深深思念。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珞珈一片云彩。若有来世,我愿做珞珈的一片银杏叶。阳春三月,为你妆扮新绿;盛夏之时,伴你遮天蔽日;深秋季节,随你流金溢彩;即便在寒风中凋零,我也愿腐朽在你的根下,来年化作春泥,再为你滋养新的生机。

珞珈,你是我今生不变的眷念。

(编辑: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