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体育部周欣:体育记者唱响中国好声音

03.11.2015  10:27

  都说体育比赛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体育报道也如此。尤其是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些备受关注的国际赛事,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体育记者,我们要充分利用权威渠道和语言优势,掌握话语权,展示中国体育阳光健康的形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曾经是一名游泳运动员,进入新华社体育部后,一直负责游泳项目的报道。由于近几年中国游泳取得长足进步,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游泳强国,这让国际泳坛产生了酸葡萄心理,再加上长久以来中国官方信息不够及时透明,官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过于简单保守,为外媒“妖魔化中国”提供了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游泳专业背景和新华社权威平台的优势,利用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抢占国际舆论阵地,用事实反击无端质疑,为中国游泳发声,充分体现了新华社的专业和权威。

  最关键的一场战役,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第一天,16岁的小江叶诗文获得女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由于她在最后100米自由泳的成绩超过了男子400米冠军罗切特的分段成绩,质疑叶诗文的负面新闻一下子铺天盖地,外国运动员、教练员更是借助媒体“兴风作浪”,历数中国游泳的兴奋剂历史,暗示叶诗文“不干净”。他们只看到了她的一夜怒放,却忽略了她近年的逐步成长。就连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的网站都刊文指责叶诗文。实际上,这种对比非常无知,就好像“女性快跑超过男性慢走”等于女性比男性强的错误逻辑。

  在比赛结束当晚,我就迅速写出了专业性的新闻分析,基于对中国游泳近30年的发展的透彻了解,对外行的各种误解进行了解读,我和我的同事们组织了新华社第一波中英文稿件的“自卫反击”。

  多年的体育记者经历让我知道,中国体育向来缺乏危机公关意识,在外媒扭曲事实、丑化中国体育的时候,官方的态度普遍是“不说话不解释不抗议”。因此,我在完成新华社稿件规定动作的同时,主动出击,用“组合拳”去纠正那些“傲慢与偏见”。

  多年的人脉积累让我迅速联系到中国游泳队领队、叶诗文本人和教练,成功说服他们接受采访,用文字、视频进行了微博、拍客等新媒体报道。在这种敏感时期,教练员运动员集中精力比赛的情况下,能够接受采访,也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我和新华社的信任。

  紧接着,我找到国际泳联,请他们提供叶诗文近年来的兴奋剂检测数据。国际泳联很快发表声明,用事实说话,公开支持叶诗文。我们迅速发稿,大力传播国际泳联态度,很快让外媒闭了嘴。

  新华社这一系列的独家专访和专业评论达到了效果,把握住了舆论导向。同时,我也成了外媒眼中的中国游泳代言人。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像是在打仗:手不停写,嘴不停说,不是在采访和就是被采访,在场馆、媒体工作间和混合区之间奔波。经过社报道团领导的批准,我接受了很多国外媒体的专访,包括BBC、NBC、CNN、CBC、法国、德国、西班牙、墨西哥等国的电视台以及各国报纸等。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中国游泳的历史和发展,叶诗文、孙杨等明星选手的个人情况,我还应邀在伦敦当地的报纸上撰写英文文章《中国游泳为什么不能有天才》,最大化利用媒介平台为中国游泳正名。

  当奥运会比赛渐入尾声时,我发现,很多外媒都在报道中引用了我的观点,对中国游泳和中国体育的报道趋于客观。CNN和BBC也邀请我对奥运会中国游泳和中国体育进行解读。可以说,在这场重要战役中,新华社的权威和专业,在和各国媒体的竞争中,打了场漂亮仗。

  很多人想知道,怎么样才能算是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我以为,爱岗敬业、肯吃苦、肯做无用功,在一个领域里发挥极致,成为专家型记者。

  不论春夏秋冬,我经常下队采访,和教练运动员聊天,积累素材,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虽然很多时候了解到的东西不能及时成稿,但润物细无声。比如喀山游泳世锦赛勇夺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的宁泽涛,奥运冠军孙杨、叶诗文等、我都是在他们没有成名前就采访过他们,并从他们的教练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过程和特点。这样当中国游泳爆发的时候,才会有条不紊。

  在新华社的整体业务中,体育新闻的分量也许不是很重。但我认为,体育也是外交,也是展示国家和人民形象的窗口,因此我的工作非常重要,而我要做的就是在这个领域里做到最好。

  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中国最权威的游泳专家型记者,是唯一入选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的亚洲委员,经常应邀担任国际比赛的新闻官工作,参加国际会议。在国际泳联的平台上,积极发出中国的声音。

  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比拼,就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作为新华社体育记者,我们要“跳出体育看体育,担当起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做好“国家营销”,架起世界对中国认知的桥梁。

  我自豪,我是新华社体育记者,掌握语言优势,以体育为纽带,让中国与世界更好的沟通交流。

  我自豪,我是新华社体育记者,从专业运动员和媒体记者的双重角度讲述中国体育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新时期里,新华社体育记者会借助新媒体平台,以体育为主题,讲述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好故事,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好声音。

  周欣

  周欣,女,前专业游泳运动员,国际健将。运动员时距离奥运只差一步,工作后我参加了雅典、北京和伦敦奥运会,冬奥会,还参加了多届游泳世锦赛以及乒乓球、羽毛球、体操、速度滑冰、武术等世界级赛事的报道。我的理想是:让每一次报道都证明我的"存在"。2013年,正式当选世界游泳单项组织的最高权威机构——国际泳联新闻委员会委员,为中国游泳、跳水等项目的国际化报道作出更大贡献。

周欣CNN访谈

周欣接受外媒采访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