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逆势双增跃升全球八强 潘刚造就中国乳业新高峰

31.03.2016  10:07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齐业)伊利近日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伊利年收入首次突破了600亿元,净利润46.54亿元,双双持续增长并稳居行业第一。10年间,伊利收入增长了6倍。

乳业不同于其他行业,产业链跨越第一、二、三产业,链条上环节多,风险重重,挑战无处不在。加之过去一年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乳业市场整体呈现增速放缓、利润摊薄等特点。而在这样的行业和形势下,潘刚如何带领伊利取得如此好的业绩?

从发展维度变革创新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乳企来说,过去一年是举步维艰的一年。然而“坏天气方见好舵手”,通过运用大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潘刚发现,当前乳业面临的困境背后恰恰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他在多个国内外行业峰会中,提出了适应“中国乳业新常态”的观点,指出中国乳业要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就必须变革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与消费者连接的方式,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

年报中显示,伊利创新品类产品销售增长强劲,常温酸奶安慕希零售额同比增长460%;在母婴渠道,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金领冠珍护”零售额同比增长27%,托菲尔零售额同比增长921%。

不创新,无未来”,潘刚眼中的创新,不仅关系着一款产品的业绩增长、影响着一家企业的发展,更决定了整个行业的生存与突破。

从全球高度整合资源

从主导实施中美食品智慧谷,到建立欧洲研发中心,再到完成新西兰、意大利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伊利探索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化模式:即优先整合全球最顶尖的创新资源,让全球乳业发达地区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为中国企业所用,服务中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就拳头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与国际乳业巨头的对等竞争。

潘刚曾说过:“在伊利人眼里,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喝牛奶的,一种人是不喝牛奶的。伊利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两种人变成一种人——都喝牛奶的人。”这一具有全球视野、高屋建瓴的愿景,正通过潘刚率领伊利整合全球资源的实践,一步步成为现实。

从产业深度驱动转型

作为乳业的龙头企业,伊利产品品类非常丰富,管理难度难上加难。据了解,伊利每类产品都有不同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仓储和运输条件,保证食品安全管理难度极大。同时,每类产品的发展又各有影响因素:冷饮受天气影响、奶粉受婴儿出生率影响、液奶受原奶供求和成本影响、酸奶保质期短、对冷链要求很高。

为了更好汲取经验,潘刚将视野投向全球一流跨国企业和知名商学院:走访联合利华、飞利浦;与苹果、百事公司CEO交流;与沃顿商学院等高校分享经验。

近两年,潘刚撰写了两份关于乳业普惠金融的提案。为了解决制约乳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农户的资金瓶颈,潘刚大声疾呼、建言献策。近年来,伊利探索了一种产业链金融新模式。一年多来,伊利给上下游1500多家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了高达25亿元的贷款,资金使用成本平均比市场低40%,有效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农户的经营风险,解决了他们的融资困局,带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