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革“白卷英雄”到上市公司富豪

01.08.2014  21:52

  新京报插画/高俊夫

  曾经在“文革”当中名噪一时的张铁生,近日再度成为新闻人物。不过,他此次亮相的形象已经与昔日完全不同,他成了A股市场上的一位成功人士。日前,张铁生作为发起人之一的禾丰牧业成功地完成了新股发行,以其5.88元的发行价计算,张铁生的身价已经高达1.89亿元,而在这个股票上市以后,随着交易价的走高,他的身价应该还能进一步提高。

   张铁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上市

  张铁生的重生与成功,不是以上市成功或成为富豪来计算,而是以当年他以一种放下过去、面向未来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历史与未来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张铁生的人生轨迹,如坐过山车一样,在英雄,囚徒之间起落之后,最终定在富豪的位置上。

  早在两年前,证监会发布禾丰牧业的招股说明书时,媒体就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并引来坊间各种各样的声音和猜测。人们对这位身上烙刻着深深历史痕迹的奇人的传奇人生,报以了惊叹,唏嘘和感慨。对历史问题持不同观点的人,还为此专门争论过“张铁生究竟更喜欢哪个时代?”这样一个至今也没有争出答案的问题。在他成为“白卷英雄”的时代和他成为“富豪”的时代之间,张铁生始终没有给出人们期待的答案。也许他知道,人们想要的太复杂,他难以让大家满意。于是,他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在随时都面临“选边站队”的舆论现状前,未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作为一个符号性的人物,他无论说什么,都会被当成一种工具,被拿来过度解读。而来自不同方向的解读方式越多,离真实的想法和愿望也许就越远了。也许他比谁都清楚,无论喜欢哪一个时代,都只是一种不能改变现实的个人情绪。这种情绪,除了让他继续背负历史负担之外,便再无别的意义。倒不如抛开历史负担,不沉迷于曾经有过的“辉煌”,也不计较早已远离的“恩怨”;不纠结于过往的记忆,不让“过去”成为“未来”的负担和障碍,这样看待历史和做出的选择,可以超越历史的迷雾,以发展的眼光奔向未来。

  不独是张铁生,应该说每一个经历过那段历史岁月的人,都应该持这样一种超然的历史态度,让希望与未来,在生命的权重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将伤痛与不快的回忆,抛往历史深处。只有这样,才能轻装前进,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昨天之后,不再在哭泣中再失去明天。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不像某些同龄人,特别是那些失去既得利益和过去荣耀的失落者那样,被情绪所左右,将自己带入到难以平和的状态中去,成为被时代抛下的孤愤者。他没有被自己身上背负的历史负担压垮,他也没有因为历史的包袱,而从此一蹶不振。他的重生与成功,不是以上市成功或成为富豪来计算,而是以当年他以一种放下过去、面向未来的心态,正视自己的历史与未来,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值得庆幸的是,他所处的时代,宽容地给予了他这样做的机会。 (曾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