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到合作“韩式综艺”高烧不退

14.07.2014  11:07

  随着《Running Man》中国版的敲定,韩国最具热度的品牌节目模式已被国内电视台一网打尽,纷纷投入本土化改造。记者观察到,各大电视台与韩国制作方的合作方式全面升级,由以往单纯的版权引进变为联合制作,此举除了学习韩方制作理念外,也是规避“限娱令”打出的擦边球。不过,模式争抢也导致了授权费的疯涨、正版“韩式综艺”和山寨版“对打”的局面。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

   引进变联合制作:

  

   规避了政策,又学到理念

  因中韩文化差异小,节目接地气,这两年“韩式综艺”来势汹汹,据记者统计,今年至少有10多档“韩国血统”的真人秀抢夺眼球,第四季度更因中国版《Running Man》的加入呈火拼之势。

  不过记者注意到,各卫视对“韩国血统”讳莫如深,刻意回避“引进”一词,而是用与韩国制作方各种“合作”取代。比如,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与韩国《花样姐姐》的模式如出一辙,却贴上了“原创”标签;湖北卫视回避《如果爱》是中国版《我们结婚了》,只强调与韩国CJ娱乐“联合制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向记者坦言,去年总局出台的“限娱令”,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所谓“深度合作”、“联合制作”都是为规避政策打出的“擦边球”。“一来可以规避政策限制,二来通过合作可以学到节目制作的理念和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