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看武汉: 升级发展有阵痛更有希望
过去一周,要说大事,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不可错过的最佳窗口。在这个汇聚了全国力量共商国是的平台上,方方面面的大事要事密集呈现,代表委员们的每一次发言,都不断传达着与国家、地方和个人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说,未来的中国将会发生什么重大的改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关键线索,看到大的方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全国“两会”对武汉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说法,对武汉都意味着什么。
一家企业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一家企业的命运。提起这家企业,很多武汉人都太有感情了,这个庞大的企业几乎再造了整个青山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能够成为这里的职工,就相当于有了终身的“铁饭碗”,又光荣又稳定。没错,要说的就是武钢。
10日,受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邀请,武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经济效益组织生产,在“十三五”期内,武汉本部产能或从现有的1800万吨减至1000万吨,比例约44.44%。这样大幅度的去产能,会造成什么结果?马国强透露,武钢员工数量将从现有的8万人减至3万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就出现的武钢大规模“减员”说,就此得到了证实,然而,这一减,就是将近5万人。这则消息的传出,对于武钢人而言,有没有“倒春寒”一样的感触,或许不足为他人道,但这次优化产能结构的大调整,的确是当前大局之下难以回避的艰难抉择。数万职工告别武钢,这是旧的粗放工业图景的式微,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
我们可以放心的是,这不是又一波“下岗潮”,中央财政将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但无论如何,武钢和武汉必然要经历这个过程,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遣,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寒潮”过后,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新局面。
一份方案
如果说武钢的辉煌在昨日,那么,武汉的未来还要寻找新的动力。武汉将在新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全国“两会”也描绘出了清晰的蓝图。9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这份方案立刻成为一大焦点,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在这份关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发展的重要文件中,29次提到湖北,27次提到武汉,提及次数在长江中游省份和城市中均居首位。作为长江经济带11省内的中部重镇,武汉的高频出现绝不是偶然,参会的代表委员们所看到的种种“武汉机遇”,显然是对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的充分肯定,武汉当仁不让。
方案评价长江经济带产业优势突出、是我国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创新驱动的引领带。方案提出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和经济格局全面建成,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区域协同合作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成为引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支撑全国统筹发展的重要引擎。不难发现,在这一系列定位与预期中,“创新”是关键中的关键。可以说,武汉要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创新就是唯一的出路。
这几年,武汉在鼓励创新上的诚意和动作有目共睹,去年9月,武汉成功入列“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如今的武汉,已经从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创造一个包容、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武汉应当有充分的理由信心倍增,豪情万丈地开启创新的时代。
一份建议
武汉的代表委员带着怎样的建议参与全国两会,是很多武汉人关心的话题,而下面这份建议无疑分量颇重。11日,30名湖北团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从国家层面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推进一体化进程的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推动中部四省会之间交通升级,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具体而言,提出了尽快启动建设沿江高铁、整治航道、扩建机场等。
这份建议想要解决的是长江中游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让武汉、长沙、南昌和合肥四城市之间的人员和物流畅通便捷度大大提高。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像“江沪浙包邮区”一样,建设一个“长江中游包邮区”,让这四个城市圈之间不再有显著的“跨省”感,无论是陆地、水上还是航空交通,都能快速方便地往来。其实,这一愿望由来已久,地方之间也有过合作与沟通,但要形成交通网络,仍然需要从国家层面规划推动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这是满足现有需求,不如说是创造新的需求,开拓广阔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