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分量

19.01.2015  13:09

  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布局今年的反腐,两个关键点引人注目,一是严明政治规矩,一是强化责任追究。这当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想必将此上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后,今年的反腐会有一个向好的预期。

  一个规矩,一个问责,前种提法似对国人更加新鲜。确乎,国法对不少党员干部都不在话下,就更不用说更加严苛的党纪了。常言道,你首先得是个合格的公民,才谈得上做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换言之,公民身份对于党员(干部)身份而言,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先性。而大贪官胡长清的“把自己混同为一般的老百姓”的名言之所以成为民间笑谈,正因为他至死都未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最近南京落马市委书记杨卫泽的骄奢生活开始在媒体曝光,比如从国外空运饲料养大洋马一类,着实也让平头百姓们开了眼。我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则是杨书记平日里爱洗桑拿,故而时常“一边桑拿一边听下属汇报”,可谓生活工作两不误,手中有权就是“任性”呵!

  这个细节让我想象杨书记及其下属在那一刻的感受。那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呵,一方有可能赤身露体,恣肆无羁;另一方则是毕恭毕敬,谨言慎行。漫长的历史中当然不乏这样的场景。但在今天的民主社会中,严肃的公干居然以如此荒唐的方式上演,杨卫泽下属的精神状况倘若在官场中尚未被扭曲,则一定会感觉自己的尊严或人格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反观杨卫泽,“一边桑拿一边听下属汇报”竟成为他的工作常态,亦可见其对下属人格或尊严的敏感已然完全丧失,由此不妨断定,他的人格也是病态的。

  看一个官员是否合格、称职,“德能勤绩”是我们惯常的维度,而其中的“”,则往往偏重政治因素,包括看其是否拥护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是否严明“政治规矩”,甚至有关的政治学习是否努力等等,这固然无可厚非;但多少忽略了对其人格的考察则是事实。于是我们见多了唯上是从、轻侮属下、虐待父母、谎话连篇的“合格”甚至“优秀”官员;不是有位副国级“大老虎”吗,儿子东窗事发车祸身亡,自己为其政治前程,竟可装作无动于衷,其“隐忍”的功夫好生了得。登峰造极的可能要算纳粹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自己殉葬第三帝国和希特勒不说,也让自己的六个年幼子女陪葬,对(纳粹)党和领袖“无限忠诚”的外表下,其丧失底线的极端人格令人不寒而栗。

  严重的人格缺陷其实与称职官员的标准背道而驰,古今中外皆然。畸形的官场生态文化是人格扭曲的激素,因此我们加强对官员人格样态的考察,对于“识人”不但具有穿透力和长远性,而且从某种意义讲,也是建立良好政风的有力抓手。还是那个道理:你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公民,就更无理由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及至大大小小的官员。(梅明蕾)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