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主导作用 推进法治竹山建设

30.09.2015  17:4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竹山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相应作出了《全面深化法治竹山建设的意见》,吹响了加快法治中国、法治竹山建设的新号角,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县的新征程。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竹山,是全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核心。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监督宪法法律实施的伟大使命,必须高扬法治精神,树立主业意识,充分发挥在全面推进法治竹山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培植全民宪法意识,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其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伯尔曼曾讲:“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中”。法律意识不会自发产生,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成为人民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信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植全民法治信仰,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要抓住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基数”,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围。坚决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要通过严肃化、仪式化、常态化的程序,强化宪法的权威和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敬畏之心,并将之内化为对宣誓人的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以纪念国家宪法日为契机,积极参与和组织宪法宣传教育,推动相关部门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深入学习宪法的基本原则,深刻领会宪法的博大内涵,弘扬传播宪法精神,着力培育法治文化,注重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成果熏陶人,积极培植全民的宪法意识和法治信仰,切实把宪法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让其主动在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上着力,在法治竹山、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上用劲,逐步形成内心崇尚宪法、自觉遵守宪法、主动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力量,汇集成加快建设法治竹山、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法律监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制订国家法律、监督法律实施的双重职能,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促进良法善治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建设法治竹山,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清方向,克难勇进,高扬法治大旗,依法履行职责,切实把保证宪法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正确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在法治轨道内良性运行作为今后工作的核心内容和价值取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民主法治建设主战场。通过开展执法检查、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启动质询询问、组织特定问题调查、抓好工作评议、邀请代表旁听庭审等方式,扎实开展法律监督工作,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完善备案审查机制,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关注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发现、解决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在防止问题重复发生上狠下功夫,积极为加快法治竹山建设提供强力保障。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带头学法、自觉守法、示范用法,切实做到心中有法、言必讲法、行必依法,争做宪法法律的模范遵守者,争做依法治县的坚定捍卫者,争做普法教育的积极推动者,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法治竹山建设大格局,力争在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创新上示范先行、勇担大任,努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营造公正法治环境,确保法律正确实施。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当前,社会正处于发展加快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用传统的人治方法、管理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其根本还是要靠法治思维和方式。人大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行权、依法履职、依法办事,运用法治的手段推进法律的实施,运用法律的方式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以维护公平正义为核心,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坚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科学监督,坚决惩治执法不严、执法腐败、有法不依、司法不公等现象,促使广大领导干部摒弃特权思想,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守住社会道德底线,筑牢法律正义防线,真正把法律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意志、科学意见、时代精神充分彰显出来,真正做到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一切公共权力都源于法律并最终受制于法律,切实将权力关进法律制度笼子,让权力在法治阳光下正常运行,让群众切身感受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让人民重新树立法律的权威与信心,共同营造一个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排忧靠法、维权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发挥代表示范效应,引导民众守法用法。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行为准则,尽管远近高低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勿容置疑的,那就是必须遵从社会道德、符合法律规范。建设法治竹山,基础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关键在如何引导群众维权变“信访”为“信法”。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不仅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也是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紧密,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在引导教育群众依法维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只有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才能真正做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汇集民智,才能提高人大常委会践行法治、推动法治的能力。要进一步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积极组织代表开展走访选民、向选民述职等活动,为广大代表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搭好平台,激励其在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协助宪法法律实施的同时,大力传播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秩序、和谐、安全等价值要素和法治精神,影响并引导人民群众争做尊法守法、崇德向善、明理知耻、诚实重信的新时代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多做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团结鼓劲的工作,多做增进了解、消除误解、达成谅解的工作,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帮助人民群众自觉养成崇尚宪法、信仰法治、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共同塑造法治精神家园,合力建设生态美丽竹山,努力开创依法治县新局面。(竹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方孝春)

责任编辑:陈维斌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