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

05.02.2017  07:35

2月3日,立春。

新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的田间地头就热闹开了。


为给下半年秋播小麦主导品种遴选及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筛选了9个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进行展示”。绿意盎然的小麦新品种展示园内,农业专家高广金向省农业厅全体班子成员介绍着。

小麦、油菜长势普遍偏旺,生育期提早,如果天气正常,预计小麦有效穗数要增加3-5万”。

暖冬之后就怕三月份的倒春寒”。大家边走过看边议论。

在田作物小麦和油菜将面临病虫害、气象灾害和政策调控风险。高专家,下一步的田间管理给大家讲讲吧。”厅党组书记、厅长戴贵洲提议。

目前正是小麦的孕穗期,油菜的起薹期,田间管理首先是清沟排渍。要全部进行一次清沟排渍,确保三沟相通,田间无积水。第二要防治病虫草害。适期用药预防小麦锈病和纹枯病、油菜菌核病和蚜虫,气温回升后对杂草较多的田间喷施除草剂”。

这时,大家的脚步在一片已翻耕过的地边停了下来,“这是已经碎过的秸秆吧,怎么还有这么长的露在外面呢?”厅党组成员、省农机局局长刘长华问道。

是没有碎掉的根蔸部分”。展示中心的同志说。

是不是秸秆没烧掉,田就不太好整啊?

的确存在这个问题,但为了配合环境保护,必须采取秸秆还田的方式”。

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是秋播播不下去,播下去了根又扎不进去,倒伏、干旱易发生。”厅种植业处处长肖长惜补充道。

那种玉米产值是不是要高一些呢?”戴厅长问道。

戴厅长,我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高广金的语气有所急促了。

要提高产值,农作物结构调整是关键,而调整的重点是枝江、当阳以东一直到黄冈、咸宁的耕地,这个区域是我省优势农业区,区域中的3000万亩耕地中有2000多万亩水田,目前有一部分一年只种一季作物,今后可以发展再生稻5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500万亩,发展春玉米配晚稻500万亩,其他的可以发展油类和园艺作物500万亩。秸秆还田之后,冬季种油菜的效益不好,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从畜牧业看,我省每年出栏牲猪4500万头、4亿只蛋鸡、6亿只肉鸡,这样算来每年我省都有50亿斤的玉米缺口,种玉米正好可以解决农作物结构调整的问题。但玉米生长期长,一年也是一季,如果不在品种研究上突破,这3000多万亩耕地种玉米的产值比种棉花还低,不利于农民增收”。

据了解,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目标,我省农业将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抓手,农业发展总体呈现出“两稳定三推进四提升”的良好格局。趋利避害,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成为省农业厅领导班子研究的课题。

下一步的关键是要在玉米品种改良上加大研究力度”。戴厅长和其他领导纷纷议论。

不仅是玉米的品种,马铃薯也存在脱毒种薯效率发挥不充分的问题”。

除了品种改良,玉米的机播也很重要”。

霏霏细雨中,大家的话题始终围绕农业的六大行业,思绪却早已翻越了千山万水,目及荆楚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