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升级为中度拥堵 二环内拥堵加剧最明显

12.06.2014  10:33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武汉的交通拥堵情况在加剧。昨天,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2014武汉市交通年度快报》(以下简称“快报”)显示,今年1-5月,武汉平均工作日交通拥堵指数由去年同期的“轻度拥堵”迈入“中度拥堵”时代,二环内交通拥堵明显加剧,就连快速路高峰时段的车速,也比2012年下降了7%。

   快速路车速下降7%  

  “现在堵车越来越厉害,快速路也‘不快’了。”家住徐东的李先生,经常开车走二环线到南湖片区办事,原来十几分钟的车程,如今偶尔需要半小时以上。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和李先生感受一样的市民不在少数。

  快报显示,近三年的前5个月,全市交通拥堵指数逐年上升。其中,今年前5个月的交通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升幅度超过35%,进入“中度拥堵”等级。

  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市全路网高峰时段车速接近20公里/时,车流基本处于“蜗行”状态。其中,快速路高峰时段车速为32.6公里/时(含辅道),较2012年下降7.0%;主干道和次支路高峰车速均在20公里/时以下,出现小幅下降。

   二环内每天严重拥堵2小时  

  “现在真是不敢开车去汉阳,尤其是王家湾和钟家村一带。”打开朋友微信圈和微博,不时可见类似的吐槽。随着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工程的施工建设,目前的汉阳比前几年拥堵了不少。

  快报显示,受施工影响,近几年交通状况变化最明显的是汉阳区。2012年到2014年的每年前5个月,该区的轻度以上拥堵持续时间分别为1小时、2小时和11小时30分钟。

  事实上,随着去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历史新高153.3万辆,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遍地开花,不仅汉阳的拥堵在加剧。今年前5个月,二环线以内全天有12小时45分钟处于轻度拥堵以上状态,其中2小时处于严重拥堵状态。

   地铁4号线为中北路降压  

  随着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开通,武汉的轨道交通线路增至3条。轨道交通带给城市的便利有多少?快报显示,4号线一期运营后,岳家嘴以南的中南、中北路交通效率明显提升。

  “真是要感谢地铁,中南、中北路现在交通要比以前强些了。”家住洪山广场附近的于女士说。数据显示,4号线一期自去年底开通截至今年5月18日,其工作日平均客运量为11.6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突破19万人次,分流作用明显。

  快报称,今年前5个月,中南、中北路的工作日高峰平均车速分别上升了7.2%和21.3%。其中,中南路交通拥堵指数较4号线开通前下降5.5%,目前为轻度拥堵道路。而中北路在4号线开通后,其交通拥堵指数从原来的6.0(中度拥堵)直接降至4.9(轻度拥堵)。

   过江交通流量更均衡  

  今年元月起,长江二桥和长江隧道开始实行限行新规后,经二七长江大桥过江的武汉市民越来越多。

  快报显示,长江二桥自去年9月开始维修后,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长江隧道3座过江通道的总过江流量出现波动,由日均25万辆降至最低20万辆,随后有所回升,维持在24万辆左右。

  而随着长江二桥桥梁主体结构的维修完成,限行新规从今年元月份开始实行后,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长江隧道3座通道的总过江流量小幅波动,维持在24-25万辆左右。其中,长江二桥的车流量较维修前下降了近4万辆/日,通行效率大为提高,而二七长江大桥的闲置通行空间也逐渐被利用,武汉核心区过江交通流量日趋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