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十二五”】荆楚公路 更宽 更畅 更舒美

28.12.2015  11:40

          这五年,荆楚大地的青山间、绿水畔,见证了一场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公路建设攻坚战。

          五年公路发展成就让人震撼!湖北建成高速公路2530多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6204公里,五年建成一级公路里程超过3167公里、建成二级公路近780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72802公里,均比“十一五”翻了一番。

          五年公路发展成就让人骄傲!湖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旧的投融资平台面临转型,湖北公路建设投资仍比  “十一五”翻番。全省上下各显神通,不负交通人的担当。

  

          知难而进       咬紧目标不动摇

          按照湖北“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湖北高速公路需完成投资1850亿元,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普通公路建设需投入852亿元,一级公路由2127公里增长到5000公里,分别比“十一五”翻一番。

          目标翻番,筹融资却更难了。怎么办?

          湖北变交通部门一家建为社会合力共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每年都多次听取公路建设情况汇报,调研公路建设情况,解决制约工程建设进展难题,把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到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范畴。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突出计划管理,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年、每一个县市,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厅党组每月听取一次汇报,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办。在落实规划任务时,实施激励分配机制,鼓励干得快、干得好的县市多上项目。各地交通部门积极主动地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各级党委、政府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将交通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协调解决公路建设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配套资金、配套相关政策,确保公路建设目标不动摇。

          省厅加大目标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上报省政府,通报地方政府。为保目标,省厅连续五年年初开展“大战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二、三季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四季度开展“大战四季度,攻坚保目标”,召开普通公路建设现场会、视频会、推进会、协调会、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专项会议等。今年8月26日,省厅在黄冈召开普通公路建设推进会。一散会,有的交通、公路局长坐不住了,连声说“对不起,我们进度滞后,连夜回去布置,大战四个月,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省公路局坚持每年编制全省一、二级公路建设项目清单,仅今年就成立9个督办工作组,每月深入各市(州)开展建设养护督办工作,并对  11个市(州)的公路建设项目和22座危桥下达了督办通知书,已开展建设养护督办70多次。

          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在全面督办的基础上,对进度滞后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促开工保目标、抓在建保进度、强督办保收官。各市(州)公路局迅速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建设督办工作。

          各地公路部门积极推行“分片包干”、“周督办、月通报”等服务督办制度,深入公路施工一线,实行“挂图作战”,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筹措、进度、质量安全等全面督办,全力确保公路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

          来自省厅的统计数据,湖北五年完成公路建设投资373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1977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53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204公里,“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普通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755亿元,为“十二五”规划目标(852亿元)的2倍多。五年建成一级公路3167公里、二级公路7807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72802公里。到目前,全省一级公路达5248公里、二级公路达2155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3.2万公里。实现了武汉城市圈各县市15分钟上高速公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基本实现30分钟上高速公路;实现了100%的县市通国道,99%的县级以上城市通一级及以上公路,100%的建制乡镇通国省道,98%的建制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和村村通客车,真正做到农民群众“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

         

          政府主导   探索筹资多元化

          路要修,钱从哪里来?

          湖北改革公路建设投融资体制,加大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高速公路建设以省投资建设为主改为以地方政府招商建设为主,并成立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省交投”),作为湖北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的主力军。来自省厅的统计数据显示,五年来,湖北完成高速公路投资1977亿元,建成高速公路253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达到6204公里。省交投承担了全省“十二五”期80%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省交投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使湖北高速公路建设从单一依靠银行信贷转变为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五年来,省交投融资1800多亿元,截至目前,通过省厅政府贷款和省交投融资建成1919公里高速公路。

          在普通公路建设中,省厅制定相应标准补助,不足部分则由地方政府配套。五年来,各地政府在加大配套力度的同时,各显神通,多元化筹资推进公路建设。

          8月28日,湖北基础设施首个PPP项目——秭归香溪长江公路大桥动工兴建,融资15亿元,开创了湖北省公路建设PPP模式筹融资的先河,成为湖北多元化筹资的模式之一。

          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湖北省政府专题研究普通公路建设融资有关问题,明确燃油税增量资金的具体用途;出台了债券资金用于普通公路发展的政策,2013年—2015年每年安排40亿元债券资金用于普通公路建设;落实了高速公路通行费调标收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将车购税资金、燃油税资金等补助资金通过专项补助、奖励、切块等形式分配给市县用于普通公路建设;对于相关规划项目,按照多建多补、少建少补等补助办法,根据补助资金额度和标准,分年分批安排;对先实施的项目,采取补助资金“先建先补”优先安排的方式,给予激励。各级公路部门完善资金的使用、分配监管机制,健全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管理,依法加强对各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湖北探索建立既有效发挥省级统筹协调职能,又能充分调动市县积极性,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型普通公路建设筹融资机制。将普通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职责范畴,中央、省对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实行定额补助,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配套资金。县级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主体,负责筹措资金,中央、省实行以奖代补、定补包干政策。

          同时,全省各地在加大财政资金对普通公路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组建交通投资公司、建立交通建设专项基金、财政全额配套、土地划拨、闲置土地抵押贷款和BT、PPP、社会捐赠、政府统筹、企业出力等模式,累计筹集资金近千亿元,有效化解了公路建设的资金短缺难题。

         

   理念创新   一路畅通一路景

          国庆期间,沿着鄂西大山深处的建始县红(岩寺)景(阳河)旅游公路蜿蜒前行,平坦的黑色路面、醒目的标志标线、葱郁的路边绿化、就地取材的路缘石、鄂西风情的候车亭,以及不时出现的停车区、服务区、观光平台,吸引了不少来自重庆、四川、湖北等地的自驾游车辆停留。重庆的赵先生伸出大拇指说:“恩施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不仅道路修得好,而且在不少景色好的地方还专门修了停车区,方便我们观光拍照。

          在湖北,像红景旅游公路一样的道路,还有已建成的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路,即将建成十堰秦巴山环库生态路、咸宁幕阜山香泉特色路和恩施武陵山清江画廊路。这些道路既成为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色路、风景路、旅游路,又成为荆楚大地的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

          省厅下发《湖北省“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创建方案》后,组织开展了G105、G209“畅安舒美”示范公路创建活动。黄冈、恩施、宜昌、十堰、林区等地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推进,注重发挥好政府和行业两个积极性,突出路域环境整治、服务社会功能提升、公路文化建设等重点,全面提高公路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公路建设期间,从设计到建设都坚持了生态环保和绿色施工理念,尽量减少拆迁,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最大可能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老路。顺应原有地势地貌进行规划,避免大填大挖,以保护原有的生态、植被;因地制宜,实施边坡防护、路边绿化等,配套绿化、美化、亮化和特色化等生态环保设施;对沿线的历史遗址、民族文化等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将这些元素与沿线的景观及标示标牌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路景交融的公路文化。

          如今,服务区已不再是高速公路的“专利”了。在湖北省普通公路上,就地建设的服务区、停车区、观光平台等超过200处,在普通公路上可以享受到停车、加油、加水、维修、购物、如厕、休憩等优质高效安全的公路服务,满足了过往车辆的服务需求,还提升了行车舒适度。

          湖北省公路部门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安全舒适、生态环保”的建设原则,着力提升公路品质,提高安全运行保障水平,突出普通公路服务理念,打造了一批“功能完善、路景交融、宜驾宜旅”的高品质公路,让一路畅通的公路及人性化的配套设施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让“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成为现实。

     

          加强管理   应急反应保平安

          6月1日深夜,发生在湖北省监利县长江水域的“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牵动着国人的心,第一时间打通通往事发地的公路成为救援的关键。

          从线路选择到冒雨步行踏勘,从清除表面杂物到组织石料物资,从第一时间让救援车辆通行到后期全天候精心养护,从水洼地、芦苇荡到血吸虫的重灾区……紧急关头,湖北省交通公路职工不顾个人安危,10小时内打通“生命通道”,已记入了“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的史册,也是对湖北公路职工应急反应能力的一次检验。

          省厅和省公路局相继制定了《湖北省国省干线公路大修(改善)工程技术指导意见》、《湖北省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办法》,对公路养护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从源头上提高干线公路寿命周期。

          湖北全面推行小修保养集约化,普遍实行“四新”技术运用化,在全国率先启动普通公路安保配套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五年来,全省共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危桥改造近千座,确保实施一段、安全一段,改造一座、放心一座,服务好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2012年,湖北省公路养护(应急)中心建设启动,力争每个县市建成一个管理、养护、应急、生产“四位一体”的普通公路养护(应急)中心,全省建成一套层次明晰、规模适当、配置合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普通公路综合养护应急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计15个养护(应急)中心全面建成,40个养护(应急)中心初步建成。

          同时,省公路部门与运管部门联合开展治超,由地方政府主导,建成106处超限检测站,全面完成交通执法形象“四个统一”建设,基层标准化路政大队和超限检测站达到30%以上,累计培训路政管理、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配备公路执法和应急指挥车辆、卸货机械180多台套,执法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全省重要路段、桥梁、隧道等地布设106个视频监测点、安装了100多套自动交调设备,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局域网为中心,以INTERNET为架构,由17个市州、107个超限检测站等组成的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和市州级公路管理机构,有效提升了科技管路水平和公路路政应急反应能力。

          【中国交通报】 特约记者  潘庆芳  驻湖北首席记者  石斌  本报记者  高斌

          本版图片由  湖北记者站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