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出版路在何方
“互联网+”现在已成为当下热词。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中国出版业如何在坚守与变革中做到顺势而为,在伟大的变革创新时代成功实现转型?10月25日,在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互联网+编辑”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百余家出版社、期刊社的负责人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在研讨中达成共识:把握融合发展中的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让互联网成为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创造、创新价值的积极推动力。
互联网时代,让整个信息传播的生态链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传统出版走向数字出版,让媒体呈现融合趋势,但也让传统出版的运作模式遭遇了生存困境。在本届论坛上,大家探讨着中国出版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策略、分享了数字时代出版发行编辑行业的最新探索经验。
主动“+互联网+” 提高创新能力
在今天媒介融合的时代下,新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动与冲击,在冲击与震撼之余,我们应该思考,什么是互联网?内容产业与互联网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出版行业的转型升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已经由简单的数字出版,上升为媒体融合发展,这样对传统新闻出版行业而言,是被动地“互联网+”,还是主动“+互联网+”成了大家研讨的焦点之一。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成勇坦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已经到了救亡图存的境地。他认为,“互联网+”的主体是互联网企业,主导权也在互联网企业手中,“互联网+传统产业”的结果必然是改变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重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创造新兴业态,这实质上是一种颠覆式创新;“+互联网+”主要是传统企业主导融合进程,目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理念,打破信息不对称,解决用户刚需和痛点问题,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传统企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所以,对传统新闻出版行业而言,重要的不应是被动地‘互联网+’,而应该是主动‘+互联网’。”刘成勇表示,对于传统新闻出版企业,如果现在不努力“+互联网+”,将来只能被“互联网+”。
“互联网与传统出版业所做的事情,大方向与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唯有坚守住自己的优势,又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我们才可能在自己的领域里施展身手,游刃有余。”对刘成勇的看法,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深表认同,在他看来,互联网是一个高效而又巨大的平台,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更新自己的手段。出版人应该而且必须去“+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出版业转型,帮助出版业创造、创新价值。“然而我们不可也不能忘记我们传播的对象还是内容,在信息向知识转换的过程中,即使是互联网也是无法替代我们的。共生双赢才是我们目前对于互联网、数字出版的正确态度。”吴培华如是强调。
事实上,许多出版社以互联网为手段,通过积极探索,在推动出版业转型方面取得了成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形势,打造了“新能源发电技术内容服务平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编辑高丽霄介绍说,这一平台的建设就是打破传统出版和知识传播模式,以“内容+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创建的一个知识型服务平台。“这为广大新能源行业人员提供新能源发电相关的专业知识、工程实例、规划设计依据等专业内容,填补了国内新能源类知识型服务平台的空白。”
借助“互联网+” 实现“内容+”
“互联网技术如同一把数字锉刀,正日益挫平消融传统出版业编、印、发、供的边界。同时互联网技术在出版产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传统出版社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了传统出版社的业务模式,推动着整个出版产业持续进步。”这些看法道出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出版业的现状。
利用互联网技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成功实施了凤凰按需出版(POD)。这是在大数据平台下,跨界运营、精准分工、优势互补、整体增效,建构按需出版新产业链大格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黎雪的结论是,互联网与出版,不仅仅是“互联网+”,应是“互联网×”;不仅仅是物理反应,应是化学反应和生物反应,是转型融合构建新业态,是新产业的生命成长。
黎雪认为,传统出版业编印发供的支撑系统已不能适应当下新的市场状况和上下游关系,脱离了这些支撑系统的出版企业,虽仍是内容提供商,但也只是一个单薄的、市场方向不清晰的产品提供者,在互联网新技术平台运营商和终端商面前被动接招、应对艰难。在他看来,在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是不易成为平台运营商和终端销售商的。出版人最为需要的是从产业链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如何发挥自己“内容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建构起真正意义上内容提供商的相关支撑系统,建构自身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结构性按需角色,出版企业才能真正适应数字出版的新情况,在这场新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作为专业科技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中国建筑全媒体资源库与专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了以“中国建筑出版在线”为品牌的6项在线服务(建筑图书、建筑图库、考试培训、标准规范、教育在线、工具书在线),能为建筑专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终端、多渠道的知识服务。
“利用新技术实现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已成为传统出版社面临的迫切课题。”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表示,作为专业科技出版社,如何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和专业优势,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数据中挖掘组织有用的知识,提供智能知识服务,高效满足用户对知识、技术、信息精准化的需求,是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梁爽通过总结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学术图书应借助“互联网+”的有力支撑,提升学术图书的出版价值,使学术图书为更广泛的读者阅读和交流,构建学术图书数据库和交流平台,提升学术图书的阅读和使用价值,使学术图书的出版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和支持。
把握融合机遇 助力产业繁荣
通过互联网筹集出版资金实现众筹出版,利用自媒体挖掘粉丝价值,在微信平台上开图书微店,投资建立新媒体平台,并购新媒体公司和与新媒体公司进行战略合作……近年来,传统出版社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新媒体业务可谓亮点纷呈。
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是中央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帮助传统新闻出版单位解决技术短板问题,国家启动了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建设。其目标就是满足新闻出版单位核心需求,为出版行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的系列化重大技术装备,建立数字出版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推动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抢占出版行业制高点,推进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刘成勇表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将开创“科学策划、协同采编、多重标引、多元发布、互动服务”的新兴出版业态,为传统新闻出版单位加快推进技术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持,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提高出版产业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新技术的运用,给我们传统出版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无论是在信息采集、传播、营销还是在资源的维护、开发、整合上,都变得更加快捷,更加低成本,更加低碳化。”吴培华认为,如今的时代,已经到了以作者为中心的传统出版模式向以用户需求、读者需求为中心的新型数据服务模式转型,也就是内容为王向信息服务为王转型的时代;围绕用户需求提供服务,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只要抓住机遇,在做好内容提供商角色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扩大传统出版的领域,拓宽大家的视野,就会使传统出版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出版产品也随之发生改变,编辑的业务工作模式也必定会发生很大变化。”人民卫生出版社数字出版传媒中心资源部副主任蒋京认为,数字出版更需要专业的队伍,更快的反应速度,各大的资金投入和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充满机遇与挑战,编辑需要打破固有思维,创新理念和方式,因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创新的时代。”
■微思考
融合发展知易行难。如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参透融合发展中一些关键性的矛盾,寻找破解之道,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融合发展无论是技术与内容、体系化与碎片化,还是经验决策与数据决策,归根结底的核心就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的问题。互联网是帮助传统企业转型的利器,而不是神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促进信息沟通,使得信息交流和获取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应该用“互联网+”的思维、本质、规律、体制机制、精神,做好“+互联网+”的具体工作,提高认识、把握规律、创新机制、重视技术、搭建平台、集聚用户、知识服务、数据决策、建设生态。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副主任 刘成勇
互联网思维核心内涵是平民为王、用户至上、体验互动、规模制胜、颠覆创新。
在“内容为王”的传统出版市场,出版企业作为内容提供商,雄居产业链上游,主导整个出版产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数字出版市场,出版企业正在失去了对产业链的控制。
在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下,整个产业链的边际要素极为宽泛,跨界增长,空间无限。一个不起眼的技术进步,可以引领整个产业颠覆性进步;一个小小的创意改造,可拉动几十亿资金的追入;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创新企业,可成为几万艺术精英的精神家园。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黎雪
做好专业资源库建设,为行业提供专业知识服务,这是专业出版社未来数字出版的生存之道。
融合不仅仅是传统出版和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手段融合,更重要的是和当前出版业务融合,这个融合首先通过实现纸数融合、立体阅读、书网互动、延伸服务来增强传统出版物的竞争力,来实现传统出版物和数字技术的融合。在此基础上促进作者、编辑、用户在创作、呈现和使用观念上的融合;进而在出版企业实现管理机制、组织架构、绩效考核上的融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
学术图书不同于大众类、消费类阅读图书,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依托,往往经过了长期的研究积累凝聚而成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术图书出版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于将互联网的优势和学术图书的特点相结合,找到两者的切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从而促进学术图书出版价值的提升,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推进更多的学术精品图书的出版,推动学术图书更好、更快地走出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副编审梁爽
(记者 王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