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仅32秒 街道口红绿灯让“二次过街”难实现

19.03.2015  13:10

  街道口“二次过街”红绿灯处,同时亮着红灯,两个路口都没有车辆通行 记者魏娜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魏娜 实习生汪泽林)“在街道口过个马路可真不容易,一个红灯要等很长时间不说,总算变成绿灯了,一条长长的斑马线走到一半,灯又变成了红色,过个马路就这么难吗?”昨日,带孩子去省妇幼看病的李女士向本报投诉,街道口的人行红绿灯设置不合理。

  记者随即实地调查发现,这里四个方向路口的人行横道上都设置了“二次过街”模式,即在人行横道中段设置行人安全岛,把人行横道分为两部分,用分段式红绿灯引导行人分两次横穿道路。

  但令人意外的是,该路口“二次过街”的红绿灯却实行一段式控制,同时亮红灯、同时变绿灯,行人必须一次性通过50米长斑马线,二次过街的设置成了摆设。

   2分10秒的红灯时间里

  有30秒完全没有机动车通行

  街道口周围商圈、医院、学校林立,车流、人流巨大,交通状况十分复杂。为了方便行人过马路,交管部门在4个方向都设置了“二次过街”的人行红绿灯,原本是让行人分两次通过路口,减少每次等待时间,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但事实上,“二次过街”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记者在省妇幼保健院往武汉理工大学的路口看到,行人在马路一边等待第一个红灯的时候,安全岛上的另一个人行红绿灯也显示着红灯。

  当红灯持续了1分40秒时,东边方向的机动车开始直行和左转,记者所在的路口没有任何机动车通行,连右转车辆都提前进入右转专用道,完全不影响行人的通行。

  根据“二次过街”的通行规则,此时该路口第一道人行红灯应变为绿灯,行人可走到中央的安全岛,等待第二道红绿灯。但此时,该路口仍为红灯。

  直到2分10秒后,三个方向的机动车都通行完成,整个红灯周期结束。该路口的两道红灯一起变为绿灯。站在路边等红灯的行人,抓紧穿过50米长的斑马线,绿灯时间32秒。

  路口执勤的协警介绍,因为红灯等待的时间太长,不少行人以为红绿灯坏了,自行过马路。有时,即使行人不主动“闯红灯”,协警和志愿者也会提前指挥行人到中间的安全岛等待。

  在省妇幼保健院上班的温女士,就一直以为路口的人行红绿灯坏了没修,“我每天要经过这几条人行横道,不是我不愿意等红灯,只是每次车都走完,红灯还没完,这不是坏了是什么?

   32秒内通行50米斑马线

  记者4次尝试均失败

  从省妇幼至武汉理工大学的这条过街斑马线,覆盖了两个方向的3车道马路和一条20米长的安全岛花坛,总长在50米左右。

  而该路口的人行绿灯时间只有32秒。记者来回4次用不同步频通行该条斑马线,最快的一次连走带跑,变红灯时,离马路对面还有2米左右距离,而最慢的一次,连中间的安全岛花坛都还没走完。

  事实上,每次绿灯亮起,行人几乎都是连走带跑的通过该路口,尤其是刚变灯的几秒,差几米就到马路对面的行人难免要多抢几步。

  出租车司机赵师傅说:“抢这几步蛮危险,旁边的花坛挡着司机的视线,前面变绿灯了,我们肯定要踩油门起步,突然一个人冲到车头前,要是刹不住不就撞上去了?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研究学院博导徐良杰教授介绍,人行绿灯设置时间一般要满足首批行人以正常步频完全通过,国际通行的计算方式为:路宽/步频(1.2)+7秒-黄灯时间。按这样计算,该路口按一次性通过设计,绿灯时间应在45秒左右。

  徐教授表示,街道口这样的大路口需要实施真正的“二次过街”。因为如果按一次过街设置,如此大的车流量在45秒里,会形成大量滞留造成拥堵,而按现在的红绿灯时长分配,行人就要经历两次长灯,难免会带来被动的交通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