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次供水改造陷资金困局 老旧小区水改路被挡

07.09.2014  11:50

图为:许多老旧社区管网破损严重 (记者刘大家摄)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饶纯武 李光正

  二次供水是指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取水,经储存加压后,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网改造资金由谁承担,多年来武汉市并无文件明确规定,这也导致江城的许多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网改造陷入资金困局。近年来,个别老旧小区采用“三分之一”模式,即小区业主(或开发商)、水务集团和地方财政三家分摊,然而此举推广有难度。

  今年6月,武汉市启动二次水改,计划用三年时间,对该市约2100处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据了解,新政将启动“二分之一”模式,即业主和地方财政两家承担水改费用,此举能否破解二次供水资金困局,依旧是个未知数。

   ■困局

   下家”难找挡住水改路

  主要二次供水设施包括:庭院内管、地下水池、水泵机组、楼内立管、楼顶水箱等。目前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产权人(企事业单位、开发商、房管所和业主)自己管理,另一类是产权人委托社会单位(物业、社区)或供水企业管理。

  位于武昌丁字桥路35号的滨湖名都城小区,急需对老旧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正遭遇资金瓶颈。小区业主委员会委员负责人高明明向楚天金报记者介绍,该小区建成十余年来,因水损“黑洞”先后换了三任物业。去年8月,天宇弘物业被引进该小区,很快面临同样的问题。

  “今年八月份,小区还有145块水表没有抄到读数。即便入户抄表之后,水费也经常不能收到位。”天宇弘物业一工作人员称,今年3月25日和5月26日,供水部门两次下达《中止供水公告》,称小区拖欠去年6月、7月两月的水费,共计7万多元,让小区物业和业主措手不及。

  为此,小区业委会也在寻找治本之策。据介绍,该小区目前存在自来水管接口脱位现象,导致漏水事故频频发生。业委会认为,实现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抄收到户迫在眉睫。为此,今年5月、6月,丁字桥社区先后向武昌中南路街办事处和城管科递交了相关报告。武汉市水务集团在对该小区调查和查勘后表示,需对小区内原有地管、立管和泵房进行改造,整个工程初步估算造价约为343万元,每户约需出资3900元。

  对此,丁字桥社区肖琳书记表示,滨湖名都城小区的水改,目前卡在资金上,正在争取多方筹措,但目前尚无进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滨湖名都城小区情况类似的老旧社区,在武汉市还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