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产业撑起宜都发展新天地

08.10.2014  14:27

  宜都,一座正在转型发展的城市。

  一幅幅激活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美图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这其中,既有精细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的龙头引领,又有生物医药、光伏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力居上,还有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电子商务、纺织服装的奋勇向前……一个个产业新支点正支撑起宜都转型升级的新天地。

  精细化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百强

  今年5月,宜都兴发生态工业园年产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项目投料试车。项目由兴发集团和贵州瓮福集团共同投资7.35亿元建设。该项目通过工艺升级和变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萃余酸,又可返回肥料装置生产肥料和全溶性高端磷肥,实现磷资源的最佳综合利用。建成后,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7.74亿元,年均利润总额9451万元。作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兴发集团是国内公认的化工行业“龙头”之一。

  宜化集团接管宜都楚星化工公司后,先后投入技改资金7亿元,由单一合成氨的“小化肥”企业改造成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磷铵生产基地。

  通过淘汰一批高耗、低效化工企业,稳定一批高浓度磷复肥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一批精细磷化工、煤化工企业,已形成以宜化楚星、鄂中化工、华阳化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2013年,宜都精细化工产业集群累计完成产值196.3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4.6%。宜都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

  生物医药——工业新秀长成支柱

  今年8月,湖北省民企百强榜公布,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荣登榜单。

  2001年11月,深圳东阳光公司落户宜都,东阳光药业起初只有药用甲硝唑原料药一个产品,年产值不到1000万元。宜都市政府搭建平台,配协调专班,建后勤小组,各项服务到位。2013年“东阳光药”制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多亿元,拥有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宜昌东阳光冬虫夏草有限公司三个制药生产企业,员工超过2500人,产品有15个原料药和34个制剂品种,包括有片剂、胶囊剂、颗剂、干混悬剂和冻干粉针剂等。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禽流感药物磷酸奥斯他韦的国家战略储备药和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

  继东阳光药业落户宜都后,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的宜昌灵泰药业及生产药用精细碳酸钙“维E钙片”的高坝州诺强药业相继成立。目前,全市共有医药生产企业5家,2013年总产值70.5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8.9%,已成为宜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光伏能源——工业经济后备军

  2010年11月投资建成的九州方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投入资金50亿元建设240MW晶体硅垂直生产线,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

  宜都光伏产业的又一大手笔是东阳光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切片、电池组件系列项目。其中总投资7.6亿元的年产10万吨高纯硅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16亿元。

  到“十二五”期末,宜都将形成年产10万吨高纯硅、5万吨多晶硅、1万吨单晶硅、3.2GW电池组件生产能力,建成国内产业链完善、工艺先进的光伏产业基地。届时,太阳能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可达450亿元,是目前全市工业经济的总和。

  近年来,宜都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倍增计划和“5512”培优壮强工程,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光伏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规模快速聚集,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现有的2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形成过百亿元企业集团1家(东阳光129.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6.24%。过20亿元工业企业9家,过10亿元工业企业18家,过5亿元企业28家,过亿元企业158家,净增60家。过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756.2亿元,占全市的94.9%。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