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壮烈牺牲 纪念抗战请记住这13位湖北人

19.09.2014  03:11

图为:1939年11月16日,新华日报刊发《悼丁思林同志》,作者邓小平。

  湖北日报讯(记者 蒋绶春)83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直至1945年抗战全面胜利,历时14年。其间,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今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记者经过查阅,发现其中有湖北籍抗战英烈13人。他们牺牲时都正当壮年——最年轻的丁思林,仅26岁;最年长的项英,也只有43岁。以下简述其人其事,以志纪念。

图为:周卓然

  周卓然(1904-1938,钟祥人)

  带伤重返前线 黄埔悍将战死

  1904年出生在钟祥市丰乐镇。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骑兵旅副旅长、旅长等职。

  抗战全面爆发后,周卓然随部开赴察哈尔地区,沿平绥路东段阻击日军。1938年4月,为策应徐州会战,打击日军,傅作义发动绥南战役,先后收复清水河、和林县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周卓然率部增援傅作义的第35军,在和林县察圪洞与日军岩田骑兵联队遭遇,激战两昼夜,击溃日军。周卓然在战斗中负重伤,回家乡养伤。

  1938年秋,前方告急,周卓然不顾伤情尚未痊愈,率部赶赴前线。途经山西黄河渡口风陵渡北岸时与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年仅34岁。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钟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出了周卓然这样一位抗战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