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孝爱男子为陌生女孩捐髓 全身血液被过了三遍

15.04.2016  10:12
图为:能够救人,龙光禄很开心 - 新浪湖北
来源: n.sinaimg.cn
图为:能够救人,龙光禄很开心

  对母亲,他爱得深沉,为了给母亲筹集医药费和更多的陪伴,他辞去干了26年的工作;对远方患有白血病的陌生女孩,他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救她一命时,也毫不犹豫伸出援手。昨日,襄阳男子龙光禄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如期捐献出277毫升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悬液。昨天晚上,女孩顺利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生命种子”将在她的体内生长、发芽,让她的生命获得勃勃生机。

  捐献

  他全身血液被过了三遍

  45岁的龙光禄是湖北襄阳人。在2014年的一次献血过程中,他加入中华骨髓库。2015年9月,他与江苏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当即答应捐献,不料,他的母亲随后查出白血病。作为全家的顶梁柱,他的妻子、妹妹都担心捐献影响身体,不太愿意让他捐献,但是他依然坚持,昨日,龙光禄兑现承诺(本报3月25日A05版曾报道)。

  昨日早上6时,龙光禄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博爱楼五楼的血液科。护士在他胳膊上注射完第5针动员剂后,他坐在医院里休息。“动员剂每天打一针,第一天打完后没什么感觉,第二天觉得腰部有些酸胀。”龙光禄在网上了解到,这是正常反应,说明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正在动员剂的作用下往血液里“集合”,等造血干细胞采集完了,这种酸胀感也会随之消失。

  一个小时后,护士给龙光禄采了血样,检测结果表明他血液中造血干细胞的浓度合格。采样完毕,他这才下楼去吃了一碗热干面。陪母亲在武汉协和医院住院的那段时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干干的、带着芝麻香的“面条”的味道。

  过完早,他又来到血液科。量血压、做心电图,一切正常,开始采集。血液科护士长丁婷给他扎针:“针管有些粗哦,可不能乱动。”龙光禄听话地躺好,一针下去,红色的血液从右胳膊流出,顺着输液管流到旁边的血细胞分离机里,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后,剩下的血液又从左胳膊流进龙光禄的身体内。

  因为都扎着针头,从9点20分开始采集,一直到14时13分采集结束,近5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的胳膊就只能保持摊放着的姿势。采集完,两个胳膊已经麻木得不能动。

  “龙光禄,好样的。”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红祥告诉记者,一个成人全身血液量是4000毫升,采集277毫升造血干细胞,需要从12000毫升血液里提取出,相当于捐献者把全身的血循环“”了三遍。

  受捐

  江苏女孩曾遭两次悔捐

  躺在床上的5个小时里,龙光禄想了很多。想到了远方那个已经进入无菌舱的受捐者——一位患上白血病的江苏女孩,想到了正在襄阳家里养病的母亲。

  去年11月份,龙光禄的母亲被确诊患上慢性白血病,陪伴母亲的半年时间,让他更加能体会到远方等待捐献的患者家属的心情。“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从确定捐献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想过毁捐。如果我的母亲需要骨髓移植,我同样也希望有人能捐给她。”龙光禄说。

  对于捐献,龙光禄的妻子和妹妹,都属于“被迫同意”。龙光禄一次次耐心地去说服她们:这个跟献血没有什么区别,对身体没什么伤害。如果母亲需要做移植,他再捐一次也不要紧,即使母亲跟自己配型不成功,也会有别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来救母亲。

  昨日上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齐昆明也赶到了武汉市中心医院。他是受捐者的主治医生,专程来汉取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受捐者是个26岁的女孩,两年前患上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虽然家里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好,但是全家人都倾力给她治病,想给女孩做骨髓移植。在龙光禄之前,中华骨髓库已经联系了3个志愿者。第一个志愿者和女孩初配成功,但是高配不适合,放弃了。第二个志愿者高配成功后,却不愿意捐献了。第三个志愿者,高配成功了,也参加了体检,就等着确定捐献日期,也临阵退缩了。“每次跟那个女孩说,那个志愿者悔捐了,她很难受,我们也很难受。毕竟,给了她希望,现实又让希望破灭了。”齐昆明说,龙光禄是中华骨髓库资料更新后,出现的新的与女孩配型成功的志愿者。得知龙光禄愿意捐献,女孩和家人都非常感激。昨日,女孩的家人托齐医生给龙光禄送来一个平安扣摆件,希望捐献者能够平平安安。

  隐瞒

  怕母亲担心只说是献血

  由于妻子要在家照顾母亲和女儿,龙光禄只身一人来汉捐献。出门时,他反复交代母亲郭家凤,要按时喝药,多吃点饭。母亲问他要干吗去,他回答:“献血去。

  从2008年开始,龙光禄几乎每年都献血,一次400毫升,到现在已经献血3000多毫升,家里有三本献血证,填满了记录。“我母亲知道我每年都要去献血,她也支持的,所以我说去献血,她也放心。”龙光禄说。

  不过,这次“献血”的时间有些长,已经让郭家凤起了疑心。龙光禄从4月10日到武汉之后,每天都会跟母亲打电话,前天在电话中,母亲开始催他了:“怎么献血要这么久?”龙光禄回答:“还要几天呢!快了快了。

  就在4月初,母亲下楼晒了下太阳,结果染上风寒,高烧不退,甚至一度意识有些模糊,又住进了医院。幸好,龙光禄到武汉时母亲已经退烧出院。不过,在武汉的日子里,他一直牵挂着母亲,怕她的身体又出状况。

  龙光禄记得,他六岁时,有一次高烧不退,当时又下着大雪,父母背着他,走了十几里路,把他送到医院。上中学时,他放学后到同学家里玩到8点钟才回家,而父母见他未按时回家,担心他出事,已经在外面找了一个多小时。“子女无论到哪里,都是父母心里的牵挂。现在他们老了,该我们孝敬他们,如果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才是最后悔的事。”龙光禄已跟母亲在电话里约好,今天就回家,给母亲熬红皮花生汤喝。

  曙光

  已有7人待命为其母捐髓

  采集完成后,龙光禄捐出的27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装有冰块的保温箱里,由齐昆明医生乘坐昨日下午的高铁送到徐州,当晚女孩就可以接受移植手术。龙光禄盯着那袋造血干细胞悬液好一会儿:“这是希望。我的母亲,要是也有希望就好了。

  龙光禄的母亲已经接受了三次化疗,每次化疗需要六七万元的费用,已经花掉的20万医药费中,有六七万元是借款。为了给母亲筹集第四次化疗的费用并用心照顾母亲,今年3月份,他主动从工作了26年的武钢集团襄阳重材公司下岗,得到了数万元的“买断费”。目前,他的母亲靠化疗稳定病情,如果母亲病情突然恶化也需要骨髓移植,高额的移植费用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他计划等母亲身体状况好一些后,再出去找工作。

  因为深知白血病家庭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而捐献者的开支由受捐者承担,因此龙光禄在这次捐献期间吃得极其简单。“我们两个人,中餐晚餐的伙食费标准是200元一天,但是龙光禄每次都让我找小店子,每次都只肯点两个家常菜,要不是考虑到要捐献需要营养,恨不得两个都是素菜。这是我见到的‘最抠门’的捐献者,一天只花几十块钱饭钱。”陪同龙光禄一起捐献的中华骨髓库湖北分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得知龙光禄的家庭情况,中华骨髓库立即启动了“绿色通道”,从225万名入库志愿者当中,为龙光禄的母亲找到了7位初配成功的志愿者。这7位志愿者已经明确表示,随时待命,如果龙光禄的母亲需要做移植,一定会捐献。

  昨日,宜昌第五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严克红给龙光禄的账号汇了1000元钱。“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是我们心意相通。龙光禄的母亲,就是我们志愿者共同的母亲。”严克红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帮龙光禄一家渡过难关。

  (记者于丽娟通讯员章晟图/记者严斯林)